返回第十二章 太平戏婚(第1/2页)  春风抚洛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武承嗣对武三思与太平的婚事格外关心,婚事成功于否,关键在于皇上,所以武则天的一举一动,皆在武承嗣心中。这一日,武则天一行刚出大明宫,武氏兄弟便迎上去。武三思心急火燎地问道:“陛下,太平可曾答应?”

    不等武则天开口,武承嗣奉承道:“三思,何必再问?陛下出面,太平焉有不答应之理?”

    武三思放心不下,仍旧喃喃道:“陛下不开口,小弟心中不踏实啊。”

    武则天窝了一肚子火,对着太平不敢发作,这时有了发泄的机会。她对武氏兄弟冲天大怒道:“答应了,答应了,尔等烦不烦?”

    武承嗣见武则天无端发火,十分诧异。他进一步问道:“既是太平答应了,吾等就该准备大婚事宜。”

    武三思瞄了一眼武则天,陪着小心问道:“陛下,皇家的婚事,全国注目,应该办得热热闹闹的。不知陛下有何打算?”

    武则天不热不冷地训斥道:“该如何办,就如何办。你哥哥是太常卿,岂能不懂大婚的礼仪?”

    武承嗣一揖答道:“是。”

    武三思从皇上的话里听出了愤怒,却没听出高兴的味道。他大惑不解地建议道:“陛下,臣的意思是,那日你要亲自到场指点,免得出现纰漏,让朝臣遗笑大方。”

    武则天在大明宫受了气,武氏兄弟又喋喋不休。她无奈地叹道:“朕老了,操不动心了,有事找你哥哥去。”

    武三思挺纳闷的。女儿大婚,应该喜笑颜开,从武则天的脸上看不出一丝喜庆。欲问不敢,他只好答道:“是。”

    武则天一脸阴云,武承嗣唯恐闹出事来。他陪着小心道:“陛下,若没别的事,吾等先行一步。”

    武则天挥手道:“去吧,快走!”

    二人并马而行,武三心思不定地问道:“大哥,既然太平答应了,就是一件喜事。为何皇上闷闷不乐?”

    武承嗣想,气可鼓,不可泄。于是,他随口解释道:“三思多虑了。陛下就这一个女儿,马上要出嫁,有些依依不舍,也属人之常情。”武承嗣的话,是用来安慰武三思的。从内心讲,他也疑惑。皇上一脸冰霜,究经何意?

    武承嗣没看出的问题,武三思却看到了。他继续追问道:“看上去,皇上一脸的不高兴,这里大有文章啊。”

    武承嗣老往好处想,或许是为武三思宽心。他高深莫测地解释道:“皇帝有皇帝的威仪,像常人那样喜形于色,岂不浅薄?”

    武三思夸道:“你这么一讲,小弟明白了。大哥洞察一切,大彻大悟!”

    二人一路走,一路说笑,高高兴兴地回府办喜事。

    这一日的朝会,议论的并非朝事,却是太平的婚事。武则天心情沉重地走上殿台,强打着精神接受众臣朝拜。女儿大婚,应是件喜事。她欲装出高兴的表情,可终究装不出,脸上仍然风起云涌。武则天勉强笑道:“明日是三思与太平的好日子,这桩婚事要办得风风光光,六品以上朝臣,全部参加。请尔等去,不光是贺喜,也要给朕捧场。皇家办婚事,去的人少了朕的面子不风光。因此,人越多越热闹,场面越大越排场。”

    众臣一揖道:“公主大婚,臣理当前往。”

    娄师德一揖奏道:“陛下,公主大婚,满城欢庆。不光惊动了朝野,四夷馆纷纷送来贺表。”

    对这门婚事,武则天别别扭扭的。她淡淡一笑道:“人敬朕一尺,朕敬人一丈。明日在太初宫设宴,招待各国使臣。”

    因为两个国王要来贺喜,娄师德觉得自己出面不妥。他一揖奏道:“突厥的默啜、吐蕃的赞普要亲来贺喜,陛下若不到场,与礼数不合啊。”

    武则天的心情十分沉闷,她歇斯底里地斥责道:“娄相国,你老糊涂了。明日朕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