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得寸进尺(第2/3页)  春风抚洛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王应该感谢魏大人才是。”

    武攸嗣与太平公主的事,传得沸沸扬扬,魏元忠早有耳闻。他嘻嘻一笑:“果然如此?”

    “如何不是?太平如今对本王亲热多了。”

    魏元忠冷笑一声,在心里说,这呆子如此言语岂能讲得出口?他干嗽一声,一本正经地答道:“只要王爷听从号令,下次打仗老夫仍带你去。”魏元忠说罢,立即后悔了。这个先锋是十足的包袱,走到哪里,背到哪里,比打仗还累。又一想,反而安然了。何时才有战争?即是战端再起,皇上另选贤能。自己是文官出身,何年何月方可轮到自己?

    武攸嗣呆人一个,看不出魏元忠心情的变化。听了这番话,他慌忙一揖道:“大人对本王有知遇之恩,多谢了。”

    一日,武攸嗣与太平在大明宫用餐。妻子主动为丈夫夹菜,有说有笑。武攸嗣从没享受过如此待遇,他感激地问道:“太平,都是一家人,何必客气?”

    太平解释道:“吾乃当朝公主,国事为重。你边关杀敌,为国建功。是名副其实的大英雄,理应慰劳。”

    武攸嗣胸无城府,不由显摆道:“太平,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魏相国说了,再有战事,仍带本王上阵。”

    太平轻蔑地一笑:“仍当先锋?”

    “当然。”

    太平把嘴一撇,挤眉弄眼地耻笑道:“光当先锋有何意思?要当就当元帅。常言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不思进取,先锋不知要当到甚么时候?”

    武攸嗣眉头一锁,为难地问道:“元帅威风八面,本王向往已久。皇上岂能允准?”

    太平大包大揽地安慰道:“夫君不必担心,本宫为你说项,陛下岂能不允?”

    武攸嗣得意非常。想到挂帅出征,风风光光的场面,开心地笑了。他双手一揖道:“若本王当上元帅,皆是公主之功。!”

    夫贵妻荣,历来如此。太平与武攸嗣的婚事,闹得满城风雨,许多人不屑一顾。如今木已成舟,太平欲让武攸嗣为自己挣些面子,也是人之常情。她说干就干,雷厉风行。这天傍晚,太平带着丈夫进了迎仙宫。

    晚膳之后,武则天刚拿起一本书,太平与武攸嗣走进门。

    二人恭敬地行着大礼道:“臣参见母亲。”

    武则天一见太平,兴滴滴地叫道:“哟,女儿、女婿来了。多日不见,朕想尔等啊。”

    太平眼睛一眯道:“母亲,女儿求你一事,请务必答应。”

    武则天面带笑意道:“你吾母女,甚么求不求的。女儿的事,就是朕的事,有事朕替你办了就是。”

    太平翻了母亲一眼,不容置否地将军道:“母亲,有道是君无戏言,不可出尔反尔。”

    武则天心里扑腾了一阵,料定必是作难的事。她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何事?”

    太平漫不经心地奏道:“再有战事,可让吾夫君为帅。他欲再立新功,为国争光。请母亲允准!”

    武则天一向睿智,处理国事,驾轻就熟,岂能因小失大?她当仁不让地反驳道:“别的事情,朕随了女儿,打仗的事含糊不得。战争胜负,与国家息息相关,朕岂能拿士兵的生命开玩笑?攸嗣年轻,少经战阵,须多加历练才是。”

    太平气咻咻地埋怨道:“母亲,历练甚么,这次不是得胜还朝了?有道是,一回生,两回熟。”

    武攸嗣不知轻重,当即跪下恳求道:“陛下,臣立功心切,你就随了儿的心意吧!”

    武则天语重心长地嘱咐道:“并非朕驳尔等面子。打了败仗,有损国威,还要死伤多少士兵,一将成名万骨枯啊。”

    太平的脸六月天,说变就变。她怒气不息地反驳道:“你出尔反尔,大理不通。难道攸嗣只配当先锋,不可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