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李显还朝(第1/3页)  春风抚洛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武则天有甚不愉快的事,总喜欢到御花园散心。无论冬夏春秋,风雨不阻。这一日,因为庐凌王回京的事,她闷闷不乐。于是,武则天与上官婉儿冒着寒风,又来到园子里。

    上官婉儿担心武则天冻出毛病,诚心诚意地劝道:“陛下,还是回宫去吧?这里风大雪寒,着了风寒可了不得!”

    武则天寻思道:“唉,朕心里乱啊。在这里走走,想想众臣的话,也好作下一步打算。”

    上官婉儿直言不讳地奏道:“朝臣连续上奏,一片忠心,都是为了江山社稷。臣以为陛下错了。”

    武则天盯了上官婉儿一眼,怒气冲冲地嚷道:“婉儿好不知理,为何替他们说话?”

    上官婉儿不管不顾地劝道:“俗话说,武将不怕死,文官不爱财,天下太平。众朝臣冒着杀头的危险,直言相谏。为了甚么?”

    武则天若有所思地叹道:“朝臣没错,难道朕错了?朕为了哪个?”

    上官婉儿平心静气地解释道:“陛下如此问话,臣不敢答言。不回复陛下的话,又怕坏了朝廷规矩。这可如何是好?”

    武则天大度地讲道:“有甚么就说甚么,朕不怪罪。”

    上官婉儿陪着小心劝道:“臣怕陛下发火。你发起火来,地动山摇,太令人可怕了。”

    “大胆讲来,朕不发火。”

    上官婉儿闪了武则天一眼,怯生生地答道:“既是陛下不发火,臣就如实上奏。”

    “不必害怕,你且奏来。”

    上官婉儿动着心思奏道:“臣在想,做甚么事,都须顺从天意。天意如此,就该早做打算。”

    武则天脸色一变,不由大怒。想起答应上官婉儿的话,又把怒气压了下去。她婉言问道:“婉儿,难道你也主张接庐陵王回京?”

    上官婉儿有理有椐地分析道:“常言说,太子定,天下安嘛。”

    武则天话不投机,忍无可忍。她双目一轩吼道:“信口雌黄,竟敢干涉朕的家事。你胆大包天!”

    上官婉儿埋怨道:“陛下明明说不发火,为何又发起火来?”

    武则天勉强笑道:“说下去,朕不发火。”

    上官婉儿屈指算道:“狄仁杰、姚元之、张柬之皆是陛下近臣。他们忠心体国,一心为了社稷。不听他们的,听哪个的?况且,朝中大事,离了他们不行。若依着武承嗣、武三思之言。天下如何太平?”

    武则天冷静一想,不觉醍醐灌顶。她徐徐答道:“唉,他们如此想法,难道朕真的错了?还是那句话,朕不知错在何处?”

    上官婉儿鼓励道:“陛下能这样想,说明陛下英明。历朝历代的帝王,哪像陛下如此自省?”

    上官婉儿只是这么一说,却打动了武则天。她决心已定地叫道:“小顺子,宣韩东山前来见朕。”

    小顺子答应着,高高兴兴地去了。

    夜深了,狄府客厅亮着灯光。众人围着碳火,一边烤火,一边谈论国事。虽说已交三更,众人谈兴不减。吵得纷纷攘攘,莫衷一是。

    宋璟嚷道:“皇上不开口,庐凌王便不能回京。这可如何是好?”

    娄师德瞄了狄仁杰一眼,心中有数地讲道:“依老夫看来,国老再次出马,事情才有转机。”

    张柬之否定道:“国老并非没出马,而是连连败阵。他吵吵攘攘的,惹得皇上发火,事情就成了僵局。”

    狄仁杰与姚元之的目光碰在一起,狄仁杰笑道:“事到如今,还是姚大人出马为宜,皇上对他总是有些偏爱。”

    姚元之推辞道:“道理讲过了,人家不理不采。下官无能为力啊。”

    宋璟自告奋勇道:“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让下官这一根筋出马如何?”

    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