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喜从天降(第2/3页)  春风抚洛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定州,为何定州建寺?”

    道人欲尽快摆脱张昌宗,他一边走,一边讲道:“有些话贫道不便直言,大人不可无理。就此告辞!”

    张昌宗也不追赶,只是挥手道:“别以为本官相信你的鬼话?那是骗人的把戏。鬼才相信呢!”

    回府以后,张昌宗寻找张易之,偏偏几天不见踪影。一日,张昌宗正在焦急,张易之进了门。

    张昌宗迫不及待地叫道:“五哥,小弟碰上了一件奇事。”

    “是何奇事?”

    张昌宗似信非信地讲道:“小弟在渭河边遇一道士,他竟然直面而言,‘小弟有帝王之相。’岂不可笑?”

    张易之大喜过望,慌忙问道:“有何可笑?你若能面南登基,岂不光耀门楣,祖宗增辉?”

    张昌宗嘻嘻笑道:“兄长不必在意,这不过是骗人的伎俩。”

    张易之良久不言,他踱着步子分析道:“皇帝轮着做,今日到吾家。难道目下的局势并非如此?李显是笨蛋,李旦是软蛋,李家的风水尽了。也许有那么一天,皇上一高兴,会将大位传给你。”

    张昌宗若有所思地讲道:“听了道士的话,小弟心里甚不踏实。经兄长这一点化,心里有数了。”

    张易之神情凝重地安慰道:“不踏实,那就对了。这么大的事情落到头上,岂能踏实?”

    “请五哥教吾。”

    张易之老诚持重地问道:“那个道士你可曾认得?”

    “并不认得。”

    “莫非游方道士?”

    “也许如此。”

    张易之一本正经地问道:“游方道士来无影去无踪,不甚好找。洛阳城外吕祖庙的签十分灵验,何不到那里问问真假?”

    张昌宗忧心忡忡地答道:“那么远的路程,来去需得多少时日?若皇上找吾不见,岂不露底?”

    “事关重大,你只管前往,皇上面前有为兄应付。”

    还都长安以后,朝事丛杂,忙得张柬之日夜奔波。因为一件急事,他召来魏元忠、姚元之、徐有功、宋璟在客厅商议。

    张柬之如释重负地讲道:“历尽艰难,苦尽甘来,皇上总算回到了长安。回长安的目的就是传位。这是朝廷大局,哪个也不能干扰大局。皇上性情刚烈,甚么事情尽可依着她,不然将功败垂成。”

    魏元忠补充道:“张相国所言甚是,除了不让皇上生气,下官仍有建议。”

    “魏相国请讲。”

    魏元忠略思片刻讲道:“天皇逝去久矣。皇上与天皇一生恩爱,感情甚笃。她若想起天皇,必定尽快传位。明日朝会下官欲奏一本,要皇上率文武百官祭拜乾陵。”

    姚元之附掌一击道:“魏相国不愧神机妙算,无论何事,定要将皇上思路引向传位。”

    宋璟寻思道:“下官曾闻,天皇曾给皇上书过一首诗文,若让皇上睹物思人,必有锦上添花之效。”

    张柬之兴味盎然地称赞道:“宋大人讲得不错。如此以来,皇上必然动心。不过,你还得动另一番心思。”

    宋璟一揖道:“请相国吩咐,下官洗耳恭听。”

    张柬之分析道:“目下情势,最大的威胁并非武三思,而是二张。他们培植私人势力,结帮拉派,野心膨胀。你身为御史中丞,肩上的担子不轻,要监视其一举一动。若抓住甚么把柄,对大局必然有利。”

    宋璟得意洋洋地夸道:“相国高瞻远瞩,防患于未然,甚为高明。下官以相国马首是瞻。”

    张柬之又道:“魏相国欲在朝会奏本,本相以为多为不妥。婉言相劝,方是上策。若你和姚大人一起进宫,当面说出那些话,必然事半功倍。”

    魏、姚二人一揖答道:“相国所言甚是,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