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书生意气(二)(第1/2页)  南唐晚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位姑娘说的对,万般皆下品,惟有高,你不必如此谦卑。”

    闻言,周围再次响起了一阵阵议论声,只是那灰色布衣的书生却并没有说话,他只是愣愣的抬头望着那趴在栏杆上的一抹白色身影,上好的貂毛披风将那个小小的女娇娥裹在其中,粉红的脸蛋上一双大眼睛一闪一闪的,那一刻,灰衣书生似乎在那女孩身上看到了什么不同。

    “哈哈哈老夫很久不出门了,这一出门就遇到了郑王雅兴高涨之时,真是老夫的荣幸啊。”一道沉厚平稳的男声响起,众人往词台外望去,只见一抹略见消瘦的人影缓步而来。

    “这是韩大人?”

    “可不是吗?听说最近正得陛下重用呢,他怎么有空来这街市的词会啊?”

    “”

    周围依旧是不断的议论声,各路文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倒是有不少嫉恨的目光落在了词台中央的寒门书生身上,一个寒门子弟不仅得到了郑王的赞赏,现在连韩熙载韩大人都来了,怎么能让人不嫉恨呢?而这其间自然是周琛的目光最为阴森,那副咬牙切齿的模样,恨不得吃了台上的书生一般。

    见韩熙载踏步而来,李从嘉倒是面色不变,只是偏头低声对趴在栏杆上的楚言歌说道:“言歌儿,这是父皇最近提拔上来的户部侍郎韩熙载,他任中书舍人之时,本王与他有些交情。”

    说到这里,李从嘉见楚言歌还没有动静,当下不由得顿了顿,再次道:“言歌儿,他是朝廷命官,你不应如此失礼,快起来。”

    说着李从嘉还伸手去牵了牵楚言歌的披风,楚言歌虽不想动弹,可也明白李从嘉话中之意,所以哼哼唧唧两声还是站了起来,然后规规矩矩的回了春雨阁内。

    “韩大人,本王久居王府养病,倒是许久没有见您了。”李从嘉对着下方的韩熙载微微颔首示意,言语间倒是没什么生分。

    韩熙载闻言大笑两声,李从嘉身体不好是金陵出了名的事情,隔三差五便会召御医问诊,所以韩熙载也没多讶异,只是规矩的给李从嘉行了个礼,然后热切的问候了两句,并没有注意之前李从嘉身旁的蓝衣女子。

    问候之后,韩熙载有些感慨的望了春雨阁上风流潇洒的李从嘉一眼,心中微微一叹。

    说起来韩熙载与李从嘉倒是有些缘分,当初他投奔烈祖李昇之时,李从嘉还未出生,后烈祖去世,当今元宗皇帝登位,曾命他教过李从嘉几日诗词,没想到这一教便结下了一个忘年之交。

    李从嘉品性温和,天赋过人,特别是文采诗学上远胜自己,韩熙载是个不拘俗礼,只以文会友之人,所以那时他也不管李从嘉的身份,不由分说的便与李从嘉以知己相称。这么些年过去了,李从嘉封了爵位,按照规矩,这声王爷他是不得不喊了。

    “王爷客气,今日恰好路过词会,本只想进来听听以作消遣,没想到竟巧遇郑王在此作诗,许久未闻郑王雅兴,老夫今日可算是有幸之至啊。”韩熙载不无感慨的说道。

    “韩大人真是过于抬举小王了。”李从嘉闻言微微颔首,行为举止礼貌有度。

    见此,韩熙载更是连连点头,又同李从嘉寒暄几句之后才缓慢的将视线移向了不远处的寒门书生,见那寒门书生依旧面色沉稳的站在台中,韩熙载的面上不由得闪过一抹赞许。

    见他与李从嘉你一言我一句的也并不惶恐,看起来倒是十分稳重的性子,韩熙载在心中斟酌了一下说词,终于在众人的目光中开口道:“这位小生很是陌生,第一次来词会吧?老夫听你作诗,文采倒是不错。”

    身处春雨阁珠帘后的楚言歌一听这话便乐了,之前韩熙载同李从嘉的话她可是听得清清楚楚,看来这做官的大人也是喜欢胡说八道的,他显然不是路过词会这么简单啊。

    “小生潘佑,北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