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七章 断绝的仕途(第2/3页)  独断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笑了声,道“孙大人,何必装糊涂,以皇上的过往行径来看,定然是有事生,这才急不可耐的要清理东林,压制南方骚乱,我就不信孙大人一点没有察觉?”

    孙承宗这才淡淡一笑,扔下手里的棋子,道:“毕大人也在中枢,时时刻刻都能见到皇上,除了军情,什么事情能瞒得过你?如果你问皇上,皇上岂会相瞒?”

    毕自严见孙承宗还在打太极,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道:“江南风气开化,北方多有不及,复社者过三千人,东厂缇骑南下,势必难解,我打算请旨去一趟江南。”

    这治理天下靠的是文人,不能一味的打压,复社必然要解散,自也要引起激烈反弹,想要安抚住,毕自严这个帝师,是最好的选择。

    孙承宗点头,道:“既然毕大人决意南下,那我也不兜圈子了。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等地,已经是赤地千里,夏粮注定会大减,据钦天监的观察,这个旱情才刚刚开始,未来几年,怕是会更重,需要的赈灾的粮食,每年都要百万石以上,还要逐年增加。还有就是,辽东的建奴也在蠢蠢欲动,随时都可能再次南下。”

    毕自严倒是清楚今年的灾情,却没有想到钦天监的事,外加建奴,他眉头皱了又皱,许久才点头道:“我明白了,会早去早回。”

    杭/州府。

    周维京之前是应天府府尹,再之前是浙/江布政使调任,对于浙/江来说,他是再熟悉不过了。

    作为南直隶改制的见证者,参与者,他对浙/江的改制信心满满。

    本来朱栩打算让傅宗龙任两江总督,最后还是孙承宗提议,调王永光来,这也让这位曾经的南/京兵部尚书在前途上挥了第二春。

    这两人都是带着强大的‘野心’来的,誓要做好给皇帝,靖王看。

    巡抚衙门内。

    大堂内已坐满,在座的有参议参政,有各地知府,大大小小三十多人。周维京心里无比的得意,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他在浙/江曾经的旧部。

    这些人都很激动,不说周维京已经是巡抚,在皇帝面前挂号的人,单说他这次的使命,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要效仿南直隶改制,想要继续安稳当官,就必须巴结好眼前这位老大人!

    原浙/江左参议,黄德钟一脸热切的看着周维京,道“大人,下官自从知道您要来,早就备好酒菜,您一定要赏光啊。”

    杭/州知府李久池也抬手,笑着道:“大人,下官这知府还是您举荐的,今晚不如就宿在下官府上,也算是为您接风洗尘。”

    在座的还有一位按察司的一个司事,名叫李东旭,他眼小如鼠,一直观察着周维京的神色,眼见他一直笑而不语,忽的心头一动,道:“大人,按察司久弊,下官深为痛心与无奈,已整理好策本,大人若有闲暇,可前往按察司,下官一定为大人详解。”

    周维京的任务之一,就是合并布政,按察二司,一听就双眼一亮,摸着胡须,满脸的赞许道:“好,朝政沉冗已久,皇上与朝廷深为忧心,难得有李大人深明大义。嗯,巡抚衙门新立,李大人就屈就做一段时间刑司佥事。”

    这可是正五品的高官啊!

    李东旭心底大喜,神色不变的站起来,沉声道“谢大人提拔,下官只是忧心国事。另,浙/江士子多入复社,甚至扬言要驱赶杭/州知府,冲击官府,与流匪无异,下官请严惩。”

    众人听着,心里暗悔,马屁没有拍对,这李东旭倒是个眼角明亮的人,需要多多走动。

    周维京听着李东旭的话,神色也微变,看着他道:“此事确非同小可,朝廷诸公,皇上都颇为震怒,朝廷法度向来公正严明,不可随意污蔑。”

    李东旭心里暗喜,他算是摸对这位新巡抚的脉搏了,脸上始终不喜不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