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七十二章 送人头(第2/3页)  独断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朱栩心里定下来,转头看向曹化淳道“传申用懋进宫,对了,还有那个孟乔芳。”

    曹化淳一怔,这个孟乔芳是谁?

    他没多问,连忙应了声,从侧门出去。

    “准噶尔”

    朱栩目光看向门外,目光凌厉。

    大明周边的环境真是恶劣到了极致,准噶尔真要插一手,陕西那边的大军不但不能撤回来,还要进行常驻。不止防备民乱,也要提防漠西蒙古各部!

    好在朱栩布局的早,后金暂时无力南侵,漠南蒙古也半残,一个准噶尔成不了气候!

    朱栩刚要翻奏本,刘时敏又进来了,道“皇上,信王求见。”

    朱栩先是楞了下,随后才想起周延儒被打的事,顿了顿道:“让他进来吧。”

    这也是桩麻烦事,以朱由检的性格,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朱由检进门的时候,极力保持脸上平静,还是难掩怒色,简单行礼寒暄之后,朱由检就道:“皇上,宫外士子越闹越凶,臣认为,还需尽快处置。”

    朱栩手指敲着桌面,不动声色的道:“皇兄打算怎么尽快处置?”

    朱由检心里怒气翻涌,表情有些难看,语气也显得很是焦灼的道:“皇上,刚才不久前,周大人在皇宫门口被愤怒的士子掀翻马车殴打,臣的意思,是命刑部或者是东厂尽快理清此案,给士子一个交待,平息此事。”

    朱栩嘴角动了动,朱由检又一个缺点暴露了出来:没耐心。

    他总是想最快速度的处理一件事,完全忽略其背后的因素。一旦眼前解决,背后因素爆发出来,又要重新处置,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反复,且不是简单的反复,是一而再再而三,最后不但将他自己搞的烦躁不定,同时也令手下无所适从。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就是如此反复无常,最终将怒气撒在群臣身上,大开杀戒。这杀戒一开,群臣袖手闭口,小人得志,无数能臣良将告老还乡,再也不肯出仕。

    最终导致了大明朝末年的臣不朝,武将不出,只有一个王承恩陪着他,凄凉的吊死在煤山。

    朱由检见朱栩没有接话,又道:“皇上,现在京城士子众多,若是久而不决,怕是会影响朝廷的威信,伤及士子们的忠君为国之心。”

    对待‘士子’,从古至今都是无比重视,非重罪不能处置,尤其是法不责众!何况这件事,朝廷明面上是‘理亏’的。

    朱由检想要尽快平息,也不能说错,朱栩更在意的是想借此机会再来清洗一次。

    东林党遍及天下,根深蒂固,已经是他改革途中最为顽固的力量,他需要借各种机会去削弱,以便减少日后更激烈的改革的阻力。

    之前就让魏忠贤养案,朱栩现在还想再养一养。

    朱栩对着朱由检点头,早就想好的对策随口而出,道:“这样吧,皇兄亲自出面,给士子们解释一番,朕在命刑部抓些散播谣言的人,皇兄认为如何?”

    朱由检倒是不在意,他需要的是朱栩这个态度,有了这个态度,他就能放开手脚。

    “臣遵旨。”朱由检压着要破腔而出的怒气道。

    朱栩神色不动,朱由检出面平静这件事,背后那些人估计就会忍不住跳出来了吧?

    他手指习惯性在桌面上敲击,本来是有心将事情推到年后的,可显然天不遂人愿。

    “那就今年解决吧。”

    朱栩站起来,伸了伸腰。

    想出去走走,可还记得多尔衮还等在偏殿,已经传了申用懋与孟乔芳进宫。

    只得继续翻着奏本,同时等着。

    没多久申用懋就来了,显得有些风尘仆仆。

    朱栩猛的想起来,兵部也在忙着年终审计,其中就包括粮饷是否被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