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24章 话儒(第2/4页)  独断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慈烨的目光转向傅昌宗,道:“舅爷,父皇说近来您受委屈了,京外有一个庄园,过一阵子就送给您。”

    傅昌宗对于这些身外之物早就无动于衷,倒是乾清宫透出的这个态度,让他欣喜,抬手道:“谢皇上,谢殿下。”

    小慈烨的目光看向最后的阁老,周应秋,对于这个人,小家伙不怎么熟悉,还是依照朱栩教的,道:“周阁老,父皇打算从内帑拨出了五百万两,用于工部的道路水道工程,这件事,需要周阁老来负责督导,筹划。”

    大明的土木工程,涉及太广,牵扯的利益太多,要运作的权力极其复杂。

    简而言之,这是一重大‘恩典’!

    周应秋表情平静如常,起身道:“臣遵旨。”

    小家伙嗯了声,说完,就没有再看其他人,端坐不动。

    但众人心思各异,这些话显然是乾清宫教的,大殿下只是传话,可为什么,是这位大殿下?

    乾清宫对于太子之位,到底抱有怎样的心思?这位大殿下真的只是烟雾?

    一群人心思难定,看着朱慈烨的目光复杂闪烁。

    朱慈烨话音落下,朱栩大步而来,笑着道:“诸位大人久等了,曹化淳,上菜吧,都坐坐,无需多礼。”

    一群人行礼,随着朱栩的收势又纷纷坐下。

    朱栩坐下,环顾一圈,笑着道:“等急了吧?来,咱们先吃饭。”

    宫女端着菜上来,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诸位大人气定如常,坐着表情不动。

    小家伙眨了眨眼,好奇的看着桌上的人,他明显感觉到,气氛变了。

    朱栩拿起筷子,转向小慈烨,道:“烨儿,给各位大人斟酒,都是我大明的股肱之臣,不要怠慢。”

    小家伙‘嗯’了声,拿起酒壶,开始挨个倒酒。

    每一个人都连忙拿起酒杯,低头示意恭敬。

    朱栩随便夹了口菜,道:“大家都随意一些,无需拘束。”

    众人躬身,拿起筷子,跟着吃了一口,便束手等着。

    朱栩暗自砸了咂嘴,本来还想温和一点,叙叙家常,没想到这些大人们如此都如此警惕,只得先喝了口酒,随口说几句,便绕到正题上。

    朱栩喝了口汤,擦了擦嘴,道“近来,反对征讨倭国的声音,日趋增多,你们怎么看?”

    正题来了,但向来能言善辩的大人们,这一次却缄口不言,却都皱眉思索。

    朱栩的问题不可能这么简单,这么简单也不会兴师动众将他们都喊来。

    张国维看着众人不说话,率先开口道:“皇上,臣认为,反对的人也有其道理,需要认真对待,不能置之不理,视若罔闻。”

    朱栩看了他一眼,道:“有理。”

    张国维眼神喜色一闪,继续说道“臣另一方面,是朝廷做得不够,在征倭之前,应该征求群臣的意见,若是朝野赞同,就不会由此一遭了。”

    张国维这些话,看似有道理,但仔细一琢磨就味道不对,并且,他还是兵部尚书,说的就更值得玩味了。

    礼部尚书沈珣开口,道“臣不赞同张尚书之言,军国大政,尤其是涉及到战事,当以‘战胜’为前提,行事密要,岂能大肆宣扬,讨论?”

    张国维立即就道:“若不能同心协力,如现今朝野两极,彼此扯力,如何能胜战?若是同心协力,岂不是更加轻而易举,于国于民大有益处不是?”

    沈珣转向他,道“行事不密,败之根本,张尚书是兵部尚书,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还要我教吗?”

    张国维神色难看,刚要再说,朱栩摆了摆手,道:“好了,咱们今天要说的,不是这次征倭,而是由此引发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