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38章 围剿(第2/4页)  独断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心思。

    但这些,都要建立在‘新政’的完成基础之上,比如,对土地的重新丈量分配,对户丁的重新登记,对税收的完善等等。

    孙传庭也提及了这些,认为除了对不法行为的打击,对合法的土地大户,将利用财政进行回购,或者以辽东,安南等的田亩进行置换,确保国内的无地,少地以及佃户得到足够的田亩以安身立命……

    朱栩默默看着,不时拿起笔,在一旁的奏疏写上几句,是对孙传庭这道奏本的拾遗补缺,修订,完善。

    孙传庭是有能力的,也很果断,对大明的情形看的明白,因此有些着急,做的难免操切,需要稳住大方向,给他保驾护航。

    朱栩如今已不需要插手细枝末节,对很多事情只是三言两语的交代,而后便坐在最高处,俯看这些事情的发展与结果,只是在偏差的时候,做些纠正。

    孙传庭,孙承宗出了乾清宫,在偌大的皇宫里踱着步子向外廷走去。

    “你怎么看?”孙承宗问道。

    尽管官职比孙承宗高半阶,但孙传庭算是孙承宗的晚辈,孙传庭没有拿架子,也知道孙承宗说的是什么事情,平静的道:“大殿下已经七岁,确实要熟悉一下政务,我会在教完课业后,带他到内阁旁听,坐一坐,走一走。”

    孙承宗看了他一眼,道:“皇上当年说过,三年后会立四殿下为太子,时间很快就到了。”

    孙传庭依旧平静,脚步不乱分毫,道:“皇上是生于万历四十四年。”

    孙承宗听着,神色微动,轻轻颌首,没有再说。

    万历四十四年,到现在,也就二十二年,皇上——太年轻了。

    这件事,就算在二人的对话中悄悄消弭,至于朱慈烨会进入内阁学习政务所引起的朝野纷乱,自然有他二人去化解。

    果然,朱栩话落下没多久,朝野就议论纷纷,很多人已经忙着写奏本,好一点的,婉言‘御上出巡,殿下不从,孝道有失’,狠一点就很犀利,直言‘国有嫡君,岂赖庶子,国本于前,长幼有序’。

    这些,朱栩通通不管,一道纸下,皇宫内外已经准备着皇帝避暑的一应事宜了。

    朱栩的一举一动向来都会引起一番争议,并引出朝野内外各种奇奇怪怪的声音,京城百姓似乎已经习惯,对于朱栩二次出京避暑,也只是简单的议论,话题迅速转到了顺天府应内阁的要求进行的一系列的变革上。

    这一点,京城上下感受格外强烈,也自然有种种议论,茶馆酒肆,几乎没有停过。

    在一个普通的绸缎庄,老板娘是一个三十出头,风韵犹存的少妇,正在与一个顾客为几文钱在那讨价还价。

    “真不行,你看看这缎子,可不是京城出的,是从苏州水运过来的,除了我们家,其他地方根本买不到……”

    “哎呀,我知道,所以才找你啊,你就便宜一点,我多买一点,下次还来你们家,我们家夫人最喜欢你们的缎子了……”

    “真是不赚钱,你也看到了,这铺子租期到了,东家要收回去,我们是亏本甩卖……”

    “就六文钱,你给便宜了吧,不差这一点……”

    “真不行,我们家掌柜的最是斤斤计较了,别为难我了……”

    “那叫老板出来,我跟他谈……”

    在帘子后面,一个男子,领着四五个富态的中年人,正在皱眉,焦急的等着。

    好一阵子,妇人终于搞定了客户,这才转身进屋。

    她一进来,几个中年人连忙起身,一个焦急道:“三夫人,真的不能再等了,我们必须要见骆大人,你可不知道,我收下的人是被抓了七七八八了,这迟早要供出我来啊……”

    另一个就接着道“三夫人,我在皇家钱庄的一百万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