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四章 噪音是工业的标志(第1/2页)  前方超能预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机械式仪表的指针开始摆动,泉水汩汩流入轮机内部,转速表开始有读数了。有工程师兴奋的大喊:

    “轮机转了,转了。现在速度每分钟0.3转。”

    “每分钟1.2转!”

    “5转!”

    “30转!”

    “每分钟速度达到150转。”

    此时地面已经隐隐感觉微弱的震颤,轮机沉重的转子,已经开始表现出重工业所特有的轰鸣,仿佛是在对世界宣布自己的诞生。

    转速很快达到500转,机器轰鸣的越发明显。

    袁教授忽然大喊一声:“控制灵泉流量,暂时保持这个速度。持续运转30分钟。

    开始测试机器震动情况,测试机器冷却系统。”

    测试机器运转最好的方法,不是用一些所谓的振动测量仪,而是在机器壳体上方,放一枚硬币。简单、直观。

    硬币竖起来,静静地站在机器壳体上方,纹丝不动。简单的一枚硬币,比所谓的高精密仪器测试更加一目了然。如果机器震动超过一丝(百分之一毫米),硬币是绝对站不住的。

    实际上在变异之前,检测机器运转情况最苛刻的手段,就是用一枚硬币检测。一枚硬币,决定了一套顶尖工业设备的生死。同样,敢用硬币来检测自己机器的,必然是信心十足的企业。

    机器运转三十分钟,硬币纹丝不动;温度测量也都在45摄氏度之下。

    “开液力耦合器!挂负载!”

    工程师们立即忙碌起来,轮机的终端,通过液力耦合器链接了一套大型空气压缩设备,将动力转换成压缩空气,再通过管路输送到需要动力的设备中。压缩空气会通过气动设备、风机轮机等,转换成为机械力量。

    更甚至可以直接将空气压缩成液态,这相当于动力储备——大约算是动力电池吧,液态空气膨胀同样会制造庞大的动力。

    压缩空气驱动汽车的技术,早就有了;只不过这种技术比不得蓄电池技术高效,但眼下压缩空气技术却是最合适的。

    有了动力,工程师们就有办法复活工业体系。

    手闸拉开,液力耦合器开始加速,空气压缩设备开始转动,庞大的气缸式压缩机开始工作。

    压缩空气有两种通用方式,一种是气缸式压缩,适合低速;一种是离心式压缩,适合高速——速度差不多要每分钟三千转、五千转、乃至1.5万转以上。

    眼下轮机转子的转速只有五百转每分钟,中间没有通过加速齿轮箱加速,所以耦合器速度也在五百转样子。

    后面,袁教授示意缓慢增加灵泉的流量,轮机转子的速度开始缓步提升,机器的轰鸣在一千转的时候开始隐隐消失了,等到转速最终达到三千转时,机器竟然仅仅只有微弱的颤抖。此时,转子达到了动力平衡状态。

    但是液力耦合器那里却开始有嘶嘶的噪音出现,而压缩机那里,大型工业所特有的轰鸣声,已经开始咆哮。大量的空气被吸入、压缩,随后送入管路、输入不同的动力应用设备。

    大大小小的机器,开始同步运转,一个用来做试验用的印刷厂区,开工了!但因为使用了气动力,所以噪音有点大。但没关系,眼下环境,噪音越大越讨喜啊!

    在工业发达的时候,人们讨厌噪音。但是在工业近乎毁灭的时候,人们却……呼唤噪音。因为,噪音是工业的标志、是文明的象征!

    “动了动了!”

    “全都动了!”

    “成功了!”

    “我们的工业回来了!”

    ……

    欢呼,无尽的欢呼,失去了工业才知道工业的宝贵。地球文明,已经离不开工业。工业是文明的象征,更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