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78章 人才难求(第1/3页)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于实用型的技术人才,在大宋也有了相对的技术职称,也就是可以授官,但是由于难以晋升,品级都很低,另外传统观念上做官才是读书的正途,所以参加医科c算科考试的人数都很少。以赵看出了那些真正的热爱的人,就是自觉无望中榜,才退而求其次参加这些杂科考试,以求能够中选,作为谋生手段。

    在赵看来其实宋朝对于医学还是很重视的,并在各州设有专门的学校,还建立了初级的分科,计有方脉科c针科c疡科三科目。细分为大方脉(内科)c眼科c口齿咽喉科c风科c疮肿兼折伤科c产科c小方脉(儿科)等。教授由翰林医官c上等学生及在外良医担任。

    学生招生的规模比唐代有所扩大,学习内容方脉科教材以《素问》c《难经》c《脉经》为大经。以《巢氏病源论》c《龙树论》c《千金翼方》为小经。此外各科另加该科的专著如大方脉加学《伤寒论》等。针c疡两科去《脉经》,增三部针灸经。还曾修订《新修本草》c《素问》等医学名著也有新的注本和校订本,这些也是医学的学习用书。

    太宗时,编辑了《太平圣惠方》,后来据此书选编了《圣惠选方》作为教材。《圣济总录》c《洗冤集录》里,都记录了人体骨骼系统的结构以及相关骨病的研究,随着外科学的发展,麻醉学和法医学也飞速发展,为了进行直观教学,采用图解c教具,如《仲景三十六种脉法图》c“针灸铜人”等。还仿唐制,开辟药园。

    学生毕业考试分三场:第一场为普通考试,问三经大义五道,三科皆得受试;第二场方脉科试脉证运气大义各二道;针c疡二科试小经c大经各三道;第三场按各科性质,分别假定治病法三道。学生毕业后,或参加科举,或直接授职成绩最佳者成为高尚医药师,其余或任本学博士正录,或委为外府c州医学教授。

    元丰年,在原九科的基础上c将外科的三个专业归并为“疮肿兼折疡科”,“金钱兼书禁科”,学生人数也增加到三十名,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其他学科。但赵却发现此次开科报考医科的人数很少,中榜者水平也不高,尤其是吊诡的是外科人数明显偏少,偏重于内科化,而正骨手法却飞速发展,给人感觉就是像内科和外科干了一架,外科被暴揍了一顿,开始走向下坡路。

    赵脑袋上虽还盯着‘当世神医’的帽子,不过真实水平只有自己知道。但他却清楚医学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军队的士气,也关系到百姓的健康,再往大里说也就没边了,反正无论如何重视都不为过。而他不仅将过去这些上不了台面的杂科拉到殿上一同参加殿试,还将其从御医院办学划归到太学管理,就是要以此表明自己的重视及抬高他们的位置,以此来转变社会风气。

    至于算学,赵发现这个最为基础的学科,却并没有引起社会上足够的重视,且少有人进行系统和专业的研究。如宋代的几个在数学方面做出贡献者,如沈括c杨辉c秦九韶等人皆是官员,对数学的研究更多的是出于兴趣,并非作为事业,因此成果有限。

    而最让赵感到可惜的杨辉此人,其为钱塘人,在苏c台等地做过官。其继承中国古代数学传统,他广征博引数学典籍,编写了许多数学方面的专著,《详解算法》c《日用算法》c《乘除通变算宝》c《续古摘奇算法》等等,留下了传于后世的‘杨辉算法’。且其不仅著述甚丰,还称得上是一位杰出的数学教育家,去特别注重数学的普及教育,其许多著作都是为此而编写的教科书。

    但就是这么一位宝贝,却死于赵继位的祥兴元年,进而无缘相见。若是其能活到当下,赵还是十分愿意与其探讨下数学问题,并请其出山担当‘数学研究院’的山长,负责教授和传播数学知识。可当下只能收集其散失的著作,转由他赤膊上阵,亲自执教了。

    今天赵出的十道题,按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