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6章 大典之上怪事现(第1/2页)  爆萌战妃:王爷,求放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一月初十。

    天公作美,阴雨连绵的建兴城终于放晴,但初冬的天气仍有几分料峭之意。

    天还没有亮,皇城正门前的广场上已站下了两排全盔全甲的武士。而广场对面的大街上也明里暗里布下了大批的锦衣校尉,正严密注视着围观百姓人群中的任何异动。

    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皇宫正门城楼上那口经历了数百年风雨,重达上千斤的大钟突然发出阵阵弘壮之音,终于划破了沉寂的黑暗。

    随后,由百余名禁宫卫士整齐化一敲出的隆隆鼓声如响雷般乍起,整座建兴城也随之震动起来。

    与此同时,正门大开,四名身着杏黄色飞鱼服的锦衣校尉从里面快步而出,将肩上所抬的云舆小心翼翼的放在皇城正面的广场中央。

    可这顶小小的云舆却是空空的,里面并没有坐人。

    事实上它本来的功用也不是拿来抬人,而是专门用来传诏的。

    不久后,大周新君即位的诏书就将被郑重的放在这里面,然后在锦衣卫的护送下绕皇城游行一周,向城中百姓宣示赫赫威德之后,再抄录传送到全国各地,以晓谕万民。

    而此时,皇城正中的奉天殿内外一早便有司礼监、礼部和鸿胪寺设好的宝座、御案,以及代表天子仪仗的金镫、钺斧、伞盖、令旗、车马、扇屏、香炉,甚至狮子、老虎、大象、豹子等等这些獠牙利爪的猛兽。

    在殿前的台阶两侧,还有礼部教坊司辖下数百名乐工摆出的中和韶乐。

    只不过眼下这位即将继位的婴儿的爷爷——大周崇德皇帝的丧期还没有结束,所以这些韶乐和乐工只不过是出来做做样子,撑个场面罢了。

    要说起来,省却些礼乐之音还只是小意思,事实上,这次登基大典简省的步骤实在多了去了。

    由于过往的典礼都是在父死子继的皇位传承之后,所以新皇帝登基前都要先去灵前哭拜先帝,再由宗室、朝臣和百姓纷纷上表劝进,“三让”之后才能“勉强”同意继位。

    在这之后,他还要再去宫中拜见太后生母,方可以脱去那身孝衣,由内侍帮忙换上繁复沉重的玄色天子冠冕礼服,然后才能正式开始典礼仪式。

    可是这次的登基大典的性质比较特别,先皇不是驾崩而是以禅位为名撒手跑掉了,所谓哭灵一节自然不存在。

    而皇后已经疯傻痴呆,还被锁进了冷宫看管,永远不得释放,根本无去拜见,再者说,这个继位的小东西还是个未足月的婴儿,诸事不便,经过澜修与内阁、司礼监,以及礼部、鸿胪寺众官员的商议之后,以上的步骤被全部免得一干二净。

    大家的意见这次出奇的一致——直接进入正题,别自找麻烦。

    辰时半,此次前来的各国皇室贵宾使团也都陆续到了奉天殿广场的两侧坐好,准备观礼。

    顾洛凝此刻正陪着二哥顾孝仁坐在西席上首,隔了十余丈远的下首处是姜国的代表使团,而狄铣、狄钰和云梦他们则独自坐在东席,只有鄂国自那个尚书章启太回国后,就没有再派人来。

    两国目前因鄂国长公主遇害一案而生了嫌隙,出现这种情况也不难理解。

    顾洛凝自然更不会在意,只要不和狄铣靠近就行,相比起来,她倒是对那个神秘的姜国使团有几分兴趣。

    但澜修口中,以及杜川他们查到的情况来看,这次到贺观礼的正使是姜国的二皇子百无惧,但仅此而已,其他的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而这包括这位皇子在内的姜国使团也异常低调,自到达建兴之后,不光深居简出,极少露面,甚至今天先到场却主动坐到了下首席位上去,丝毫没有任何争竞之意,不免令人心生疑惑。

    这帮看起来表面上与世无争的人,或许有可能是最危险,最需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