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战余(四十八)
下午,太阳将近落山的时候,莫敌一行到了深沟铺。
上午,老甲长陪他游了一回铜锣寨,从后寨小路上,从前寨大门出,走了一路,看了一路,也听老甲长唠叨了一路。中午在老甲长的引导下,在龙兴古寺吃了一餐让莫敌回味了许久的斋饭,莫敌笑着对老甲长说,既然斋饭可以如此美味,我又何苦去吃肉。一连的龙兴古寺大和尚笑了,笑道,看来把素斋做到这种程度,也是着相了。吃完了斋饭,和尚上了当地的禅茶,老甲长开始向莫敌介绍即将到达的深沟铺。在老甲长的嘴里,莫敌才知道,之前的师部,如今的军部选择在这个地方驻扎,有其原因。
深沟铺,并不只是之前176师师部那点弹丸之地,而是一个上至中界岭,下到九龙井,全长16华里,辖上店、古佛堂、江子河、禅堂四个村的区域。深沟铺,一个古老简朴并不起眼的地名,却有着数千年历史,早在商朝时,征服三苗之战,深沟铺便是战略要地。春秋战国时,更有请水洞一滴泉救活了战将伍子胥的传说。唐代皮日休来到古佛堂大庙隐居授教,留下了妻酒的大名,以酒为妻,借酒消愁,死后葬于古佛堂龟形背上,坟墓坐东向西,遥望故里竟陵。从地理上看,深沟铺横跨江淮,群山环绕,形如盆地,留下了无数的仙踪胜迹。谷间一水流过,护田绕绿,满园茶桑,一山林竹,掩映村庄,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这是莫敌第三次来到深沟铺,,三次走下来,莫敌没有升官,深沟铺却高了一个档次,从师部驻扎地上升为军部驻扎地。作为霍英通道中的交通据点,深沟铺能够从民国二十七年来一直作为军队的驻扎地,有其道理。从淠河南来的船只,在黑石渡换成小艇后进入漫水河,漫水河口码头,成了航运的最后一站。物资在漫水河口码头上岸后,开始转为陆路运输,往英山方向的驿道,第一站就是不足三十里的深沟铺。有道是深沟铺里打尖,石头咀子投宿,从漫水河口到英山运送物资的马队和扛夫要走整整两天。随着霍英通道的货物量增加,漫水河口不堪重负,下船货物送往深沟铺分流,这样一来,深沟铺的作用更为重要,年复一年,竟然成了一个物资转运中心。不仅是经济方面作用重大,从军事上看,这里扼守霍英通道,地势险要,除一条并不平坦的峡谷,两侧均是陡峭的群山,易守难攻。桂军进入大别山后,最早这里是138师的驻地,138师迁往六安后,这里又成了176师的师部,176师迁往岳西后,四十八军的军部从麻埠直接迁移到此。第七军东迁六安后,138师师部搬到霍山县的但家庙,与汤池畈、深沟铺三足鼎立。
由于带了行军帐篷,莫敌一行没有去军部招待所住宿,而是在古佛堂学堂边找了一块平地驻扎了下来。古佛堂学堂原是佛寺的附属小学堂,后面学堂发展很快,喧宾守主成了主体建筑,供奉燃灯古佛的庙堂反而成了学堂的附庸。去年十月,四十八军军部搬来此地,代军长张义纯来到此处,亲笔题写校名和“西山毓秀”四个大字。学堂四周有宋代开宝年间种下的八棵臭檀树和一棵银杏树,那是一位姓赵的和尚在古佛堂大庙住持香火时,九十岁的那年特意手植,以告诫后僧要像臭檀树样的清苦,兴庙创业,更要像银杏树一样的清静,保住僧侣的本色。
僧侣有僧侣的本色,军人也应有军人的本色,望着张义纯的墨宝,莫敌沉默了。张义纯的墨宝并不出色,中等偏上,过于追求军人的锋芒,反而显得不够中庸。莫敌对书法的理解是具有个人特色,在个人特色中只要反衬出传统道意,就是好字,张义纯的这四个字个人特色是够了,书法的道意反而落了下乘。
沿着学堂走了走,周围的千年臭檀树,虽不十分巨大,却是当年赵和尚所手植,算算宋开宝年到今,已是千年,若是当年留下,也算是一景了。臭檀,也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