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章 死战不退,不讲人道(第1/2页)  南宋英豪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商家镇、淄川、寨里镇被占领,红巾军两路、彭义斌一路,共三路大军相距不过二十里,从南面逼进了淄州。

    萌水、双杨、罗村三镇再被占领,三路大军距离淄州只剩下三十多里。

    花帽军放弃了强阻硬挡,只是以少量骑兵监视骚扰,大队人马似乎退回淄州,准备在那里与敌人决战。

    稍事休整,并命令三路人马在萌水、双杨、罗村构筑防御工事。孟九成又命令

    三路人马继续稳扎稳打,向淄州推进。

    西路的王敏、阎通所部向南郊、北郊、周村进击,切断淄州向西的通路;东路彭义斌的人马向沣水、湖田两镇攻击;他自率中路向傅家镇推进。

    如果再加上从青州出动的李全所部,从整个攻击态势看,红巾军和红袄军逐渐完成了对淄州的西、南、东三面包围,胜利已经为期不远。

    但越是接近胜利,孟九成越是谨慎小心。他约略猜到了花帽军的意图,知道这以后的布置,万万松懈不得,得打起十二分的小心。

    在古代,攻城作战是相当困难且耗时长久的。正因如此,便有了顿兵坚城,师老兵疲的用词。

    郭仲元在兵力不足,地形不利,无法阻挡红巾军以战车、火炮相配合的稳步推进的时候。确实想利用淄州城池,趁红巾军四面围城时,寻找时机予以内外夹攻。

    这种战法其实并不鲜见,远的不说,北宋时的第一次幽州大战,辽军便用战术大破宋军数十万,使北宋再未敢进军幽州。

    而且,按照兵书战策的常理,要想取得守城战的胜利,也是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城内部队顽强防守,争取时间,疲惫攻城敌军;二是必须有外援。

    同时,攻城部队四面铺开,也并不多等于分兵,其势必弱。这样,也就有了里应外合、内外夹击,在被动中翻盘,甚至是反败为大胜的战机。

    阴险吗?高明吗?其实这不过是郭仲元万般无奈的选择,如果能在野战中击败敌军,他又怎么放敌人至城下,再寻找战机?

    况且,能不能寻找到战机,能不能反败为胜,也是未知数。这对郭仲元来说,也是一次赌博。

    对于孟九成来说,攻城是很有把握的,城内敌人不足为虑。相反,城外的花帽军才是大敌,他也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在花帽军身上。

    筑寨建营,稳步推进,在后世可能会被称为“堡垒战术”。

    其主要的目的便是使自己的部队能就近得到营寨的保护,迫使金军进行攻坚作战;同时,这也是限制骑兵机动的有效办法。

    其实,还有一点是孟九成所没有明说,但众将却是心知肚明的。那便是消耗,以人换人。

    这个目的在向淄州推进的最后三十多里距离上,表现得已经非常明显。

    每隔三里便设一小营寨,守军一千五百人,配备虎蹲炮、飞雷炮,以及其他步兵。而孟九成给守军的命令是死战不退,出营寨便以逃兵论处。

    没错,哪怕是花帽军倾全力攻打营寨,兵力比你多,也不允许你弃营,不允许你后退。就是要与敌人战斗到底,哪怕是全军覆没。

    步兵对抗骑兵,没有坚韧的作战意志,没有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武器装备再上一个台阶,胜利的希望也不大。

    而倚寨防守,有壕沟、战车、拒马、寨墙作掩护,又有火炮、弩箭的杀伤。哪怕你全部阵亡,只要不降不退,伤亡比也不会太过悬殊。

    孟九成打的主意便是如此残酷,只要花帽军敢来进攻,就跟你用人命来换。

    只要伤亡比达到三比一、四比一,甚至是五比一,不到三千人的花帽军又能耗到几时?

    慈不掌兵,孟九成这回是狠下心,检验并锻炼红巾军的顽强意志和敢于牺牲的精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