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无法联系(第2/3页)  滇蜀谜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阿月两个人一直把头埋在这些青铜像里面,七杆不满的低声道:“这些考古的,一见到古代的东西就跟见了亲妈似的。”

    没想到七杆一说完阿月猛地抬起了头,七杆立马闭了嘴尴尬的望向了其他地方。我暗笑,这阿月耳朵还挺灵。

    可阿月却没有看七杆而是盯着我道:“之前出土的那些陶罐包括龟甲经测定都是明代中期的产物,然而居然在这里面发现了青铜器,而且从这些青铜器的纹路和样式来看。”

    说到这阿月顿了顿不由得吞了一口唾沫,仿佛不敢相信似的接着道:“很像商周时期铸造的青铜器。”

    阿月说完后自己的眼神也有些茫然,我们其他人却全都僵住了,我有些站不稳,从商周到明朝这跨度也太大了点,杨威问道:“你没有鉴别错”

    阿月对文轩堂的人一直不怎么待见,上次一看到杨威就把我们撵了出去,现在听到他的问话嘴上冷笑道:“你厉害你来。”

    不过接着她还是解释道:“从青铜文化产生到繁荣在到衰落每个时期铸造的风格都不一样,甚至青铜文化鼎盛的商朝更是分为了早中晚期,直到春秋末年由于铁器的发展青铜器品种才慢慢减少,汉代之后青铜器已经很少出现了。对青铜器有研究的人只从青铜器的纹饰风格就能立马辨别出它大概铸造与哪个时期,哪个朝代。”

    “但是你们前面发掘的都是明朝的产物,我们又发现明朝的水军尸体,说明这里面修与明朝时期,怎么又会出现商周的青铜器”张元清提出了疑问。

    “所以我也想不明白,商周时期台湾还没有出现青铜文化,台湾最早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已经到了三国年代。”

    “我觉得这很好解释,”他们说完后我道:“这些青铜器应该明朝时期大陆出土的,然后被带到了台湾。”

    说到这阿月一拍脑袋顿悟道:“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应该是当时明朝的官员带过来的,但是为什么会埋在这它们有什么作用和这几条通道有着什么联系”

    阿月的这几个问题也是我们最关心的,如果这八尊商周的青铜像确实是当时明朝的人带过来的,埋在这八条通道的口子处代表着什么意思

    几百年前的事让我们现在来找答案,实在有些强人所难了,我绞尽脑汁的想从青铜像上找出与通道相连的线索,只想得脑仁发疼。

    信赵的忽然说道:“这八尊青铜像出现得不明不白,我们根本找不到头绪,我认为首先还是得能弄清楚当年明朝的人修这些通道和这个石洞的原因。”

    “这他妈上哪找去这石盘是拿来干什么的都还没有搞清楚,现在又冒出来几尊青铜像,现在的情况是越来越乱了。”我烦躁的答道。

    阿月依然查看着青铜器,嘴上不停的喃喃念叨:“椒图、狴犴、饕餮、嘲风”

    可她脸上的表情却愈加茫然。我们也都坐在地上入了定的思索起来,我不知道过了多久,想了一会就已经无法集中精神了,脑袋仿佛正慢慢被灌着铅一般变得沉重起来,却又无法入睡,皮肤上犹如被寒气给贴住了一般,冻得我一直在瑟瑟发抖。

    几声咳嗽忽然响了起来,然后便听到阿月欣喜的叫道:“爷爷,你醒了”

    我睁开眼皮,只见潘教授又醒了过来,但脸色十分难看,他在阿月的搀扶下慢慢的坐起了身子,刚坐直却又朝一边倒了下去,阿月连忙扶住他,等稳住他后阿月指着地上的青铜像道:“爷爷,您看,我们找到了什么”

    潘教授却连眼睛都没睁,哑着嗓子虚弱的说道:“你们前面的话我都听到了,阿月,你仔细看看这些青铜器雕刻的东西。”

    说到这潘教授又猛烈的咳嗽了起来,阿月则不停的拍打着他的后背,咳完之后潘教授脸上开始透出一股病态的红润,缓缓的吐出了四个字:“九子,真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