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历史,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不论多么辉煌的封建王朝,最多的寿命就是两百多年,根本就超不过三百年。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封建王朝末期层出不穷的农民起义。汉朝有张角,宋朝有方腊,明朝有李自成,清朝有洪秀全。
这些人带着普通百姓揭竿而起,拉开了王朝覆灭的帷幕,论其根源就是两个字——饥饿。
从古至今,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吃饱肚子,饥饿的人能够做出什么事情,只有上天才能够知道。
明朝后期,人口接近两个亿,比起开国之时,膨胀了十倍。可土地依然是那么多的土地,粮食依然是那么多的粮食,这就必然导致很多人会挨饿。
凭什么我挨饿你丫的却吃得满嘴流油?挨饿是死,把你的东西抢过来大不了也是死,不过却能混个饱死鬼。
左右都是一个死,那为何不干你丫的。
看上去可笑,这其实就是农民起义的最根本原因。
尚海在后世看过很多的论坛,很多人认为明朝当时的百姓挨饿有些冤。因为很多高产作物在当时已经进入大明,比如番薯,比如玉米,比如土豆。
这些农作物比起传统的五谷,亩产要高出许多,无疑也能够让更多的人避免挨饿。
只可惜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事关普通百姓一年生计的粮食更是如此。
你说新粮食产量高,你说新粮食更耐旱,你说新粮食抗虫能力强,你说
很好,你去种吧!我今年还是老老实实种我的麦子,等你种出来的粮食确实像你说得那么好,我明年兴许会和你一起种。
至于今年说出天来,地也还是要我来种不是!
新型粮食的推广,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即便是在信息已经非常发达的后世,想要快速地推广一种新粮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但需要政府用公信力进行担保,还要发下各种的农业补贴。即便是这样,还是会有很多百姓不愿意耕种新型粮食。
就别提数百年之前,信息更加闭塞的大明了。
想让祖祖辈辈已经习惯了种植五谷的大明百姓,去改种陌生的玉米、番薯和土豆,这无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于是,明朝辛辛苦苦打下的基础,还没有来得及享受成果,就被清朝一声不吭地拿去,成为利益的最大获得者。
也使得清朝的人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9亿。而所谓的煌煌大清,不过是构建在玉米、番薯和土豆上面而已。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事实就是这么个事实,可办法却没有更好的。
尚海毕竟只是琉球国的世子,想要凭借一己之力影响整个大明朝堂的决策,那无疑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尚海现在唯一能够做到的,不过是尽力影响身边的一些人,比如面前这位未来的蓟辽总督,比如京城中即将飞黄腾达的某个人。
尚海能够做到的,也就仅此而已。
伸手拿起一粒黄澄澄的玉米粒,尚海看着袁崇焕,笑着解释道:“小弟虽然是第一次接触玉米,却对玉米了解甚深。
玉米四月种植,九月收割,亩产可达6—8石。不挑土,抗旱,抗寒,即便是荒地也能够种植。
玉米可直接食用,也能够同其余粮食掺在一起,可大大降低人们对米、面的需求。
玉米棒子打碎可以喂猪,玉米粒可以作为战马的精饲料,玉米长出来的秸秆可以用来烧火。
可以说玉米浑身都是宝,没有一丝一毫浪费的地方。
小弟购买这些玉米种子,就是希望能够带回琉球,在我琉球国广泛种植,解决我琉球粮食匮乏,依赖进口的问题。
既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