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无一不是能上朝面见圣上的大人物。而这钟声分九等,当年圣上来兴善寺与万民祈福才鸣声九起,除此之外就是灭度圣僧回京之时钟鸣九起,其余的时候,就算当朝宰相过来,也只是八声而已。听钟声几响,便可大概知道祈福之人的身份地位了,公子才来长平,不知其中关键也是理所应当的。”
宇文恺点了点头,道了一声谢,留下银子,刚准备离开,却见对面寺中,偷偷摸摸地跑出来一个身材娇小的女子,埋头狂奔,一头栽进这雅临居,躲在门口偷看对面,见没人跟着出来,才真的松了口气,拍了拍小胸脯,盈盈一笑。
看到堂中之人都看着自己,脸上一红,招了个伙计,施施然地上了二楼。
堂下之人见其毫无生疏,看来也没少来这雅临居,家世非富即贵,心里一惊,不敢再看。
唯有宇文恺看着街上的手绢,一时也不知道该当如何,犹豫良久,还是轻轻一叹,拾起了手绢。
本想去二楼还给那姑娘,又想自己一个外乡人,恐怕二楼那达官贵人才能上的地方,自己是上不去的。
思虑至此,自嘲一笑,将手绢贴身收好,定了定神,一步步往东市而去。
如果有人仔细看他脚下,便可发现此人不简单,那一步步就像是用尺子量过似的,一尺五寸、分毫不差。
他走过的地方,便是他丈量过的地方。
这位外乡人来长平,除了皇宫,整座长平城,已是如蓝图,绘在了他心中。
翌日,宇文恺从睡梦中醒来,不多不少刚好是卯时,此时已离冬至没几天,空气中的冷风也更凛冽了几分,冬日天亮比较迟,但这多年养成的习惯,他还改不了。
他就是这样,不饶自己一丝一毫、一分一厘。
宇文恺家族世代在工部当官,自周朝便是,一直到北齐,一成不变。从小到大被培养尺度与时间观念,一丝不苟,对于建筑上尺度的把控,宇文恺绝对是第一人。
他起床后慢慢地梳洗一番,从踏出这茅草屋的那一刻,刚好过了三刻钟。此时日出东方。
清晨的长平也不是真正的安静,家丁们将大门口的灯笼取下,世代干些低贱活的奴才们已是把上上下下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住在山崖上的宇文恺俯视着整片长平,从他眼中,整个长平都化作了一根根线条,他拿出笔纸,就地作画,不多时一副长平城的俯视图纸便以跃然纸上。
离乡来此三年,今天他终于可以离开了。
这明明是北齐人士的年轻公子,不经有些懊恼,有些苦恼,昨日的时候,干嘛鬼使神差的拾起那张手帕了,总不能留在身上,叫别人误会吧。
正失神间,突然看到了一位不速之客,不正是昨日那位姑娘又是谁,心里刚一松气,突然又警惕的望向了一边。
在那娇小玲珑的姑娘旁边,站着一位身高八尺、面白无须的青年书生,正杀气腾腾地盯着他,仿佛要将他活刮了才解气。
“将我的手绢还给我!”那姑娘今天穿了一声浅绿色的连衣裙,穿在她身上,更像是一小仙女,嗔怒地说了一句,又不争气地躲在了那如竹竿男子的身后,瞪着大眼睛,“恶狠狠”地看着宇文恺。
宇文恺可被这天真的姑娘打败了,微微整理一下儒冠,抬手欲要行礼。却没想,对面的那位青年男子开口了。
“你一把年纪了,还对我妹妹有非分之想?”
宇文恺本行云流水的动作一僵,双手抬起,手掌还没叠起,是被这男子一句话吓的。
宇文恺知道被人误会了,他不用知道为何这两人能找到他的住处,在他看来,整个长平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普通百姓眼里是大的,在那些豪门世族眼里就是堪堪而已罢了。
多问,反倒显得他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