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不上隐秘,但是李清和李适之等并没有刻意宣扬,长安城中李邕以前的旧友是一个都不在迎接队伍之列的。当然这是李清故意为之,也是想着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不要跟柳绩案中涉及到的人有什么牵连。
元次山三人正猜想这人口中的贵客是谁,身后传来一身“吁——”,一辆马车停了下来。
元次山回头,发现是刚才来的路上遇见的那辆马车。
马车停下,赶车的车夫从车上跳了下来,拉住缰绳,对着车内恭敬地说道:
“郎君,书院到了。”
车帘掀了开来,从车内出来一个三十余岁的书生。书生看了一眼书院门口,笑着对车内说道:
“李老,李县公和李侯已经在门口迎接了。”
从车内出来一位老人,正是之前跟元次山说话的那位老者。老人下了车,站在那里抬头望向书院,微微点了下头,轻声说道:
“书院果然好气度,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书生笑着说道:
“书院建的再好,也要有李老这样的大家在才名副其实啊。”
老者听了书生的恭维,笑着摇头说道:
“书院有李适之和那位小侯爷,少老夫一个也不嫌少啊。”
老者这时候注意到旁边的元次山和萧、刘三人,笑着示意了下:
“三位小郎君好雅致,这书院倒也是个不错的景观,过来参观参观也不虚此行。”
元次山、萧茂挺、刘钱来拱手回礼,嘴上附和了两句。因为不知道这位老者的身份和底细,又见老者说话、气度不同凡人,因此不敢随随便便答话。
这时候,书院大门处突然钟鼓齐鸣,一老一少两人带走一群人快步迎了上来,身后是书院的教习和学生。
“泰和兄,别来无恙啊。”
“李太守,欢迎来书院,我等期盼已久”
两人一边拱手说着欢迎的话,一边把老者迎接进书院去了。
这突然之间的阵势把元次山三人惊在了那里,待反应过来的时候,书院门口除了看热闹的村民,便剩下不多的几位书院负责值守的人。
元次山想着刚才几人的对话,想着那位被称为“李泰和”的老者到底是谁,难道刚才跟几人说话的那位老者竟然是名动天下的大儒北海太守李邕李泰和不成?
刚才问元次山话的那人待众人都进了书院,看了一眼大门外,抬步就要往书院走去,元次山忙上前拉住那人,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这位小哥,刚才进去的那位是”
“你是问李太守?”
“是。”
“哈哈,三位郎君今天来的巧了。”
那人哈哈大笑,骄傲地说道,
“正是大名鼎鼎的北海太守李邕李泰和。李太守已经被我们院长请来书院教书来了。”
元次山三人吃了一惊,刚才跟自己说话的果然是那位名动天下的李北海。元次山搓了下手,心中暗暗兴奋,没想到自己竟然跟这样的人物有了交集,并且对方还跟自己说了几句话。同样兴奋地萧、刘两人忙问道:
“那刚才迎接的另外两人是”
那人扬了下下巴,笑着说道:
“诸位郎君想必刚来长安不久,其中一位是曾经的相爷——李相公李适之,年轻的自然是我们书院的院长李侯了。以后啊,你们还会看到更多的名士、宗师过来书院的。”
元次山三次再次大惊,没想到自己这一下子就见到了三位天下学术宗师级的人物。李邕和李适之自不用说,早已经是天下闻名的宗师级的人物,而李清凭借数学要义和论语正义等也已然奠定了宗师的地位,并且比之李邕和李适之还要让长安城的学子觉得传奇和神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