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回 闻道玉门犹被遮 节七:局中局(第2/5页)  名剑天启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无怪金刀门刀法中路数,与公门极为相似,原来系出同源。”杨凌手交成拳,按于唇上道:“那么如此来看,许显纯与杨寰理应知道郑天南才对啊?”

    “不,他们不知。”徐谅道:“郑天南任职时,如今的锦衣卫五彪,并无一人。就算要知道,恐怕也只有骆姑娘的父亲‘拓明刀’骆思恭,当年的锦衣卫总指挥使,才知道此人。”徐谅顿了一顿,方道:“而且,郑天南离职之时,并无官方记录,否则江湖中人必有人知,可事实并非如此,期间必有重大原因。若我没猜错,恐怕郑天南涉及的便是我朝三大禁案!”

    “难道,郑天南也是这些阴谋中的一环么?”杨凌蓦然想到了什么,不觉陷入往事之中,幽然神伤。

    骆采灵不知其中明细,忙问道:“什么三大禁案?快告诉我。”

    “这三大禁案,又称疑案,分别是万历四十三年的‘梃击案’、泰昌朝的‘红丸案’、以及随后的‘移宫案’。三案似出一折,均与皇储有关。”

    徐谅说道:“‘梃击案’所述乃是一男子张差,无故手持木棍闯入当时太子朱常洛的慈庆宫,打伤了守门太监。而后审讯得出张差系受神宗宠妃郑氏手下太监庞保、刘成指使,谋杀太子常洛。这事当真可疑,若真要谋太子,又岂会以一人执木棍而入东宫?这成功的可能性会有多少?案件最终以处死张差做结,张死时言:‘同谋做事,事败,独推我死,而多官竟付之不问。’而后神宗密令处死庞保、刘成,此案遂无从查起,不了了之。

    “直至万历四十八年,即泰昌元年,神宗病逝,太子继位。人们常说,新帝立,必有为,可我们的泰昌皇帝登基不过一月,即患重病。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红丸,泰昌帝先饮汤,气直喘。待药入,即不喘。于是连连称赞那李可灼为‘忠臣’,可笑啊可笑。于是日晡,李可灼又进一丸。你猜之后怎么着?”

    骆采灵摇了摇头,徐谅笑道:“我虽不知那红丸是啥,可物极必反,药能治病,亦能致命。次日卯时,泰昌帝驾崩,这便是传说中的‘红丸案’。”

    “啊?怎么会这样?”骆采灵掩唇大呼道。

    “有人说,这是郑贵妃密令毒害;有人则说是药误。可实情如何,谁又能知道呢?泰昌帝死后,其宠妃李选侍与太监魏忠贤密谋欲随皇长子朱由校,也就是当今的天启皇帝入居乾清宫,挟天子自重。于是朝中重臣群起反对,逼迫李选侍移驾仁寿殿哕鸾宫,防其干预朝政。在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的据理力争、以及尊君骆思恭的大力支持下,魏忠贤与李氏最终没能得逞。此事即为‘移宫案’。”

    徐谅摸着下巴,他少须髯,却偏偏喜欢搓须,只听他道:“郑天南只怕是牵扯上这三个禁案,故而秘密离职,在江南创立金刀门。郑天南初时压过镖,依时间推算,只怕郑天南扯上的便是万历四十三年的‘梃击案’。不过这些都是题外话,杨兄且说后来。”

    杨凌点头道:“郑天南既死,这些内情只怕也无人知晓了。我那时便推测这勾结严松者,多半便是郑少夫人。只是他们之间互图什么,却是猜想不透。再之后我又得知凤阳大会举办地定在凤阳山麓,便同夏侯大哥、郑姑娘拟下策略。郑姑娘设计引出南谡,夏侯大哥与我伏击之下,将之打成重伤,却还是让他跑了。少了南谡,我们闯牢便容易得多了,待劫出了李鸿基与刘宗敏一干囚徒,冲出府衙。”

    “之后我与郑姑娘前往凤阳山麓。李鸿基等带人放火烧了府衙,也即赶来。我在下做掩,夏侯兄则凭着高绝轻功,趁众人皆瞩目于‘苍南一掌’与沈园藏剑阁主之战时,袭杀了埋伏在树上的锦衣卫。不然混战之中,群雄伤亡必多。最终,我等顺利戳破了严、魏的奸谋。”

    徐谅忽然道:“这信显然是促成这件事水到渠成的关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