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求诸于势(第1/5页)  春秋英雄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公元前237年,嬴政将目光投向了纷乱的战国,将自己的第一个目标定为了一统天下。

    此时的秦国,武备发展到了顶峰,中还有猜测嬴政本人得到过外星人帮助的。

    嬴政此时的敌人分别是:

    韩国,韩废王韩安,即位两年,国都新政(郑州),公元前238年即位。国家已经严重被削弱,成为七国排名垫底。

    赵国,赵悼襄王赵偃,国都邯郸,公元前244年即位,比嬴政还要晚几年。长平之后十五年,年轻一辈成长起来,过早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赵国开始爬坡。但是,按照年龄划分,赵国真正的支柱是30岁到四十五岁的中年人。失去的一代,赵国再想恢复以往的实力,需要再过十五年。

    魏国,魏景湣(min)王魏增,国都大梁(开封),公元前242年即位。父亲魏安釐(li)王和弟弟信陵君相互猜忌,均已过世,魏国再没有能够号令天下攻秦的存在。信陵君在,诸侯无敢攻魏者,多么高的评价。当初士燮(xie)反对晋国和楚国为郑国开战,说没有外敌,便有内忧。在国内权势的争夺中,信陵君稍作抵抗便放弃了,哥哥赢了弟弟,国家也就此失去了复兴的机会。

    楚国,楚幽王熊悍,国都上郢(ying,今湖北寿春),公元前237年上位。他的身世据说和嬴政一样,父亲春申君李园狸猫换太子,捧了自己儿子上位,用心良苦,可惜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楚国自吞并鲁国后,疆域辽阔,屡次成为合纵的带头大哥,是秦国最后的敌人,也是极具进攻性的国度。如果给予楚国足够的时间,它的吞并次序会是:齐、燕、韩、赵、魏、秦。

    齐国,齐废王田建,国都临淄(zi,今山东淄博市),公元前264年即位。田建在位,由母亲君太后掌权,太后去世,太后弟弟秉政,期间始终坚持联秦的国政,但求事不关己,不谋求在外利益,最不妨碍秦国。

    燕国,燕王喜,国都蓟(ji)城(今北京),公元前254年即位。在位期间,一心谋求利益,不惜落井下石。赵国长平之战后,势力大衰。燕王于是多次派兵攻打赵国,赵国迫于无奈,跟秦国缔结和约,命廉颇率军攻燕,大获全胜。燕太子丹在秦为人质,受到嬴政冷落,心怀不满,归国后利用自身政治影响,开始谋求战国第一人的政治地位,联合攻秦,算是嬴政真正的对手。

    嬴政初次掌握大权,首要之事就是熟悉各方面运作,使秦国如臂使指,不免要提拔和重用自己的班底。而古今成事之人,必然有自己的良相、良将,能够运筹自己的策略。

    嬴政首先重用起来的,是为自己平叛立有大功的昌平君和昌文君,昌文君成为吕不韦后的秦国左丞相。

    而与此同时,魏国人尉缭带着自己的兵书,前来秦国求官,得到嬴政的接见。尉缭子一书偏重于作战,讲究以刑法治军则战无不胜,说以前善用兵的人,能用刑法杀士卒过半,威加海内,其次杀十分之三,力加诸侯,再次杀十分之一,令行于士卒。

    苏德战争,斯大林下令,红军再有丢失阵地者,不管什么原因,十个人里抽签枪毙一个。你要说我们就五个人,凑不够十个,政委会告诉你,五个人抽签枪毙一个也符合上司的指示。有部队坚守良久,接到了上级的撤退的命令,撤退途中遭遇执法队,执法队以丢失阵地为名,不管何种理由,全部枪毙。

    因此,苏军得以坚守下来,支撑到最后,造就了以后五十多年内陆军无敌的称号。

    在评论法国罗伯斯庇尔政变失败原因,有人说是杀人太多,列宁反对说,是杀人太少了。列宁建立的苏联,在强敌环伺之时能生存下来,苏德战争,斯大林撑到最后,其实都是秉持着这一原则。

    我们看起来荒诞不可理喻,可却是经事实验证的理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