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五章 审时度势的福康安(第1/3页)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些军官在新华夏别的没有学到,对于国家间的零和游戏规则倒是门儿清,潜意识也是将新华夏看成了威胁,因为他们同样知道,新华夏的格言,那就是国家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新华夏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那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存在,大明不可能没有想法。

    终于,大明同意了新华夏的请求,愿意出兵外东北,保护永明城。前提是新华夏交出永明城,同时劝说酋长国同意成为大明的羁縻区,接受大明的管辖。

    不过,也同意了新华夏的要求也,那就是继续租借永明城给新华夏作为海军基地,租期50年,每年租金10万华元。毕竟,新华夏也不是活雷锋,如果一无所得,那就干脆放弃永明城。至于永明城是属于大明还是满清,对于新华夏来说,没什么差别。

    86年5月,大明组建了一支一万五千人的军队北上永明城。

    福康安在福明城修整了3天后,从宁古塔与输送的补给物资也终于到位,在留下一定的兵力后,就率领三万主力开始进军永明城。

    只是想要抵达永明城,却比先前要艰难了许多。而酋长国的许多据点,为了方便建设所需物资的运输,以及生活的便利,也都是建在河边,正方便了进攻方。

    但是,海参崴就不同了。清军虽然可以通过兴凯湖转向西面的班布图河一路南下,但是即使是最近的距离,离永明城也超过了一百公里。最艰难的确实海参崴附近全是山丘,行军十分困难。虽然从兴凯湖南下的月500公里只花费了不到十天时间,但是这剩余的100公里却消耗了足足半个月时间,就是因为山路崎岖,火炮等野战装备只能依靠人力搬运。

    及至好不容易抵达海参崴附近,已经是人困马乏,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了。

    福康安在行军途中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原因就是最后面一段100公里的道路带给他的。福康安虽然轻取了伯力与福明两城,但是他很清醒的认识到,此战胜利并不是清军战斗力爆棚,而是携带的火炮的威力,也是因为对方没有远程火炮。

    他之所以敢于进攻永明城,自然考虑必然有火炮,但是永明城的虚实也为他安排的密探了解到只有不到两千的守军。

    要想守住一个城池,必要的数量还是必须的。

    人数过多不行,因为补给跟不上,数量越多,消耗越大,直接就将自己吃垮掉了。数量太少就更不用说了,连城头都占不满,何谈守城?像当初新华夏倾尽全力稳守炮台而放弃后面的城墙,就是守军太少产生的弊端。

    可以说,如果只是两千守军,只要满清军队不计伤亡,以充足的人命填充,攻下永明城不在话下。到那时一旦永明城有了防备,就不一样了。永明城并不大,守军不需要太多,只要有万余守军,就可以安排轮换制守城,不要小看轮换制,在轮换制下,士兵们可以轮流休息,对于保持战斗力是最有效的手段。再有坚城与成为犄角的几个炮台,以及充足的物资,可以说,永明城已经安全无虞了。

    因此,突发而至,速战速决,不给新华夏与大明以反应时间,是此战胜利的关键。

    这也是福康安不顾伤亡与疲惫连续作战的原因。福康安原本有一个计划是先攻占永明城再对酋长国关门打狗。然而满清的攻略目标一直都是酋长国的玻璃城,因为伯力城就如同一把尖刀对准了满清,必欲拔之而后快。大部分的物资也都囤积在伯力对面的东兴镇。为了稳妥,也只能从扫除伯力开始。

    按照计划,在15天内扫除伯力这个据点,接着,急行军,在15天内扫除福明城,接着以20天时间抵达永明城,并加以占领。算起来这样将耗时两个月。而依照惯例推测,新华夏在接到伯力城被攻击的时间,应该在遭受攻击后的5天左右,再将消息传递到新华夏,即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