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寻墓(第1/2页)  古越谜冢之仙龙游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开始时,几个人的兴致都还很高,平生头一回进入这种深山老林之中,觉得新鲜刺激。可是接连找了三四天后,就都有些吃不消了。谷里一天过四季,早春午夏傍晚秋,晚上冷得直缩头,身体再好,也抗不住这种折腾。

    几天下来,身心俱疲,精神也萎靡不振,王白腊甚至开始有些发烧了。张忠又是抽着鼻涕,仍旧带着大伙满山谷乱窜,可是转眼过去了将近一个星期了,仍然是毫无头绪。一轮硕大的落日,隐现入苍茫的天际,大手笔的血色,涂抹了半边天。

    张忠倚着一棵大树,烤着火,手里还拿着那张地图在不停的研究,打量了一眼众人,心里清楚,照这样下去,带来的给养顶多还能撑个四五天,要是再找不到入口,这次也只能无功而返,卷铺盖下山了。

    一大早,阳光刚从山坡上照下来,马六就赶紧叫醒了大家,兴奋的告诉大伙,昨晚上他一晚上没睡,终于想明白了,宋代以前的地图大多是上南下北,和现在的地图方向正好相反,这张地图在宋代以前,方向肯定是上南下北,这么多天,看来是方向搞错了,一直在走反路。

    张忠这么一说,这帮人都直咧嘴,这些天的罪是白糟了,但是这也不是个坏消息,总好过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四处乱撞。大伙随便吃了点东西,又强打精神站了起来,朝着相反的方向走了过去。

    张忠和周德明都是习武出身,身体素质比其他人好,到了这时候,方显英雄本色,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落在了他俩的肩上,这俩人也是暗地里相互较劲,谁也不服谁,肩膀上的东西都堆成了小山了,还摆出一幅闲庭信步的样子,一路上说说笑笑,全然不当回事。

    沿着山谷往北走出了四五里地,张忠突然摆了摆手,让队伍停下了。山谷的两侧突然出现了一大片枯树,枯树长得极粗,恐怕三个人合抱都抱不过来,显然是生长的有些年头了。看着眼前一大片足有几百棵的枯树,这些人都是目瞪口呆,半晌谁也没有吱声。

    马六也是有了名的土夫子,大小墓穴掘了不下一百来个,乍一见这里树木干枯,与周围明显有异,下意识就知道这地底下肯定有蹊跷。赶紧从包里取出洛阳铲接好白蜡木杆子,每隔三米左右,开始挨排往下打洞,取土。这也是老一辈传下来的,传承几千年了,探穴验土也是行之有效。

    锥头是一种圆尖空心的铁锥,上面可以连接木杆,再系上特制的绳索,不用费太大的力气,就可以轻松的打入地下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深的土层里,等到把锥子提上来后,在空心的锥头里就会带出一些地下的土来,用以识墓断代。

    盗墓,自古有之,传承千年。但是说到识土,长沙土夫子则是首当其冲,是公认的行家。从土质的结构、颜色及各种包含物就可以准确的看出地下是否有墓。从土粒结构上就可以准确判断是经过后人动过的熟土,还是天然的生土,如果在土里还有陶瓷、金属或是木材的碎片,则更可以进一步推断地下墓穴的大小、年代及布局。

    张忠不停的打洞取土,察看铲头中的土质变化,足足过了三个多小时,地上的洞和蜂窝眼也差不多了,冯癸几个人在旁边一直紧紧的盯着,心情也是紧张的不得了。马六又一次慢慢的把锥子提上来后,倒出了里面的土,众人差不多同时惊呼了一声,终于看到了江米泥。

    春秋战国期间封土多为青色膏泥,秦汉期间墓中多有珠砂或是水银,唐、宋陵墓则多江米泥,明清墓多用白灰。一看锥子带上来的是江米泥,问都不用问,这地下肯定有墓,十有八九就是要找的后主孟昶墓,看来这几天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

    张忠赶紧又连下了几锥,最后总算确定了墓穴的大至范围,这才长出了一口气。这些人中王虎和周德明是打洞的行家,二人脱下衣服,相互替换着轮流打洞,钢铲翻飞,洞打得很快,天刚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