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8章 怎样才能说清楚(第1/3页)  从政典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论证会如期召开。到会专家和相关部门领导七十余人,讨论一天,发言一天,会审半天,最终审查意见上,六十人签名赞成,十人签名反对,三人弃权。按照事前确定的办法,多数人赞成,即为通过,当下就做出了同意的结论。

    论证会上安排发放了咨询费,每个专家领导三百元,用信封装好,贺国荣造册了,请专家们在上面签名,签过名就递给他们一个信封。一边说感谢,一点辛苦费,请收下。

    柴总那边办事的速度和力度,快得无法形容,县里面领导小组相关人员还没有抽调,他们的设备,施工人员,设备和材料就陆续进场了,十多天时间,就修好了工棚。宿舍,食堂,澡堂,厕所,一应俱全。劳动节当日十点整,一声炮响,水电站大坝基础正式开挖,柴总还亲直登上第一台挖机,给它脖子上挂了大红花。

    半月后的一天,贺国荣接到一个电话,叫他马上去县纪委监察局,有事找。贺国荣小心地问:“你是纪委监察局哪一位?”对方口气生硬道:“你是不是叫贺国荣嘛。”他回答是的。对方挺干脆说:“那就对了,找你,马上来就是。”他心里纳闷,难道是自己犯了什么错误?把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在心里梳了一遍,没有觉得哪里出了问题。那为什么纪委监察局要找呢,平白无故,难道他们搞错人啦,还有另外一个与自己同名同姓的人?

    来的路上,他无意中回头,瞥见了一个人影,慌张地躲闪,再往前走,感觉影子还跟着。到了纪委监察局小红楼下,转拐的时候,贺国荣猛然回头,墙背后果然有个人,大半个身都多好了,露出了半个肩头,穿着米黄色的衬衣。这个人是谁?贺国荣想跑回去看看是谁,这时楼上有门打开了,有人隔着栏杆问:“你是贺国荣啊,上来吧。”

    贺国荣上楼,倚栏杆上回头看一眼那道墙,跟踪他的人没见了,大概已经离开了,看见他进了纪委,放心走了,是谁呢?为什么会这样呢?喊他的人嘴上衔了一支烟,烟卷在嘴缝里滚动,一脸严肃,盯住他上上下下看一遍,把他带进了一间办公室。单人沙发上坐着两个人,两个都偏瘦,在吸烟。其中一个把烟灰往茶几上的水杯里抖了抖,指着对面墙下的一把木椅,示意贺国荣坐下。带他进来的人用沙哑声说:“两位领导是地纪委的,要找你调查事情,你要老老实实回答提问。”说完出去,拉上门。

    贺国荣不敢正面看两位领导,不光生疏,而且感觉比那位还严肃,进门时的小紧张升了级,手指头抖起来了,放到膝盖上,膝盖也在抖,就使点力气压住,小动作被他们发现了,互相对望一下,同时吸烟,同时突出烟雾,一个打开笔记本,一个在桌面上放了一个小方盒,比打火机大一圈,贺国荣知道,那是录音机。

    都准备好了,就开始问话:

    “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

    “知道,监察局。”

    “问你这间办公室。”

    他轻轻摇了摇头。

    “门上,站起来,去,仔细看看。“

    贺国荣站起来,走到门边,推开门,站出去抬头看,牌子上写着:询问室。他回来坐下,空气中却生成了一种力量,从四面八方向他挤压,手和膝盖都不抖了,但是心跳却开始加速。

    “怎么样,紧张吗?”

    “啊不,有点……”

    “紧张就好。现在我们开始,问啥你就说啥,不允许说假话。看见那东西了吧,那是录音笔,你所说的全都会被录下。所以,你要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知道吗?”

    贺国荣想说,那不能叫笔,叫器,但是舌根发紧,松不开,想多说一个字都有困难,只挤出了一个字:“是。”

    “你在水利局工作?具体什么岗位?”

    “资料管理。”

    “还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