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雪夜奔丧(第1/2页)  女人村里的男壮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年兰英的弟弟跟着队伍走了,不久在外地就牺牲了。 兰英的母亲让兰英的哥哥外出找回尸骨,兰英哥哥外出没有找回弟弟的尸骨,自己也参军跟着队伍打仗去了。哥哥一去不回,后来也牺牲在异乡,兰英的娘家嫂子又染上了无药可救的怪病死了。兰英娘家就剩下两个老人和侄子邢倡,两老一小。兰英爹年龄大了患上了痨病,啥也干不了了。兰英娘纺线卖线贴补家用,解放以后政府送来了两个烈属证。每年政府都发一些补贴,兰英的娘家侄子十六岁的时候,国家照顾烈士遗孤进了钢铁厂当工人。一家三口勉强过的去,兰英也常接挤一点。一到冬天兰英的爹就躺在炕上出不来了,喘口气的难受劲,看着的人都难受。

    曹家大嫂是兰英的二姐,在桃花源北头的桃花二村,还有兰英的三姐和小妹。兰英的三姐夫也是参加革命牺牲在外面了,小妹夫是一个游手好闲不太务正业的花花公子哥。这年的冬天雪下的很大,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傍黑天的时候,兰英的娘家堂哥送来噩耗。兰英爹死了。姊妹四个只有老三没有吃奶的孩子,三个姐妹都有襁褓中的婴儿。老人过世也顾不了许多了,用被子包上孩子。四姐妹是惦记着年迈的老娘啊!在冬天的夜里,踏着起膝深的大雪去奔丧。四十里路啊!姐妹们走了,连襟仨商量去拜祭的事。哥仨一合计,要赶紧买东西找人做花圈。

    一九五八年全国大炼钢铁,大兵团大食堂。砸锅炼铁砍树烧火,家里出了被褥什么也不许留,全部拿到工地上去,桃花镇南边东边的山坡上。起炉子磊大灶,一时间红旗招展号带飘扬,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十八个县十八万人聚集展开竞赛,这一年是一个丰收年。当时还是地瓜为主食,其他的作物也有。谷子高粱大豆玉米很少,小麦就更少。满山遍野的地瓜,用犁头拱出来。大食堂吃多少拿多少,吃不了的就在野地里堆着埋点土。冬天来了,地里的地瓜全冻烂了,当时的水利条件达不到,有人坚持还要种小麦。贫瘠的土地,购置了大批的小麦种。抬着麻袋往地里撒种子,有人提出没有水不通风,这样种小麦不行。小麦种上了,结果会是胡苗瘫痪颗粒不收啊。有人回答的是,我们有工人老大哥。帮我们打水井造水泵,不通风有办法,工人老大哥帮我们造鼓风机按在地头上人工吹风。

    学大寨赶昔阳,定让山河变摸样。什么突击队,先锋队,铁姑娘队。豪气冲天大干快上,形势一片大好。转年春天,小麦出来了像地毯一样密密麻麻。久旱无雨一地黄毛,天灾人祸开始了。桃花源也无列外,骄阳似火赤地千里。饿漂遍野连年饥荒,很多人逃荒要饭下了关东。桃花源里饿死了很多人,刚开始还抬出去。时间长了那里还有力气抬啊!再用地柚子往外拉。有的孤寡老人死在家里好几天没人知道,臭在家里。

    到了六零年灾情更严重了,萝卜樱子地瓜藤子,玉米芯榆树皮槐树叶子都吃光了。兰英的婆婆对兰英说:“兰英啊,马六家两个大箱子插不进手去,一家人看着饿死了。”

    兰英听出来了,老太太是让她去逃荒找吃的啊。这时候江义和兰英已经又添了二女儿江雪,二儿子江亮,三女儿江妮。兰英看看嗷嗷待哺的几个孩子,一个个饿的面黄肌瘦皮包骨头。小江妮才两岁多,饿了就喝凉水吃咸菜,孩子的肚子受不啊!吃下去又吐出来。小嘴吐得嘴唇肿了发白。

    本村的一个马姓大嫂,去南边的大山里讨过粮食。这两天又要去,兰英就去找马大嫂要马大嫂带着一起去,人家马大嫂是去南边弄了粮食回来做买卖。不愿意带别人。兰英要跟着去也行,要兰英先借五元钱给她才肯带,兰英没出过远门。自己也不敢去,人都要饿死了,借钱就借钱吧。马大嫂拿了兰英五块钱,告诉兰英去小县城赶火车半夜里就要走。

    兰英临走对江义说:“他爹啊!我出去要回不来,就那死那埋了。几个孩子你养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