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军屯田之争(第1/3页)  梦仙入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参将当然明白这里面的门道,他也是从世袭百户积军功一步一步升上来的,没有祖上积的那点存银恐怕他也会忍不住打空额的主意,这个吃空额自太祖起至今已有两百多年了,区别就是越往后就吃的越多而已,如果不是武仙下凡等着他的无非就是城破后自尽而亡,他是不会投降的,唯死而已!

    在捉到代善那一个不眠之夜,死里逃生的他想了很多,他一直不明白他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什么结果却是这么窝囊的死了,为什么大明有百万兵却打不过只有十几万的蒙古兵、八旗兵?后来在武仙决定军户转民户的时候他突然明白了,最早的戚家军和现在的关宁铁骑和天雄军还有那个叫什么白杆兵为什么厉害?

    首先因为是募兵,可以精挑细选;其次是取决于练兵的武将,有道是强将手下无弱兵;最后是有充足的粮饷,这个……真没有。而这些他一样也不具备。因此精兵不可能有,胜仗自然也不可能有,就是胜利了也是拿几千换人家几百,这种胜仗打到最后也是败,因为他手里就这几千人马,换人家几百之后他就歇菜了,而人家却不伤筋动骨。之前他只是想过这惯例不好,自己尽量避免就好,从没想过一旦遇有大的战事就只有这三个选择,战死、逃跑或投降。

    赵全认为他已经尽全力了,结果也是死得其所,可这不对!就是这惯例让他死的太窝囊了!因此……要打破这惯例!要打破这旧制!他没有这个能力可是武仙有!

    他看着下面正在集合的部队一片乱哄哄的样子,再看他们面黄肌瘦,一脸菜色,衣衫褴褛形如乞丐,他彻底明白明白了武仙的用意,用这群人去打仗犹如让他们去送死,焉能不败?这件事若是成了对大明上百万军户就是一个解脱,这是大势所趋,只要有人登高一呼,这一百多万军户必云集竟从,谁能阻挡?想想那些千户们为了空额而逆流而上,真是可笑,正如武仙所说,真是吃了猪油蒙了心了。

    他想起了武仙的那句话便大声说道:“同袍者……战友!兄弟!朋友也!在本将心里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这个该死的吃空额和克扣军饷的惯例将咱们永远都放在对立的一方,而军户更是世世代代只能选择从军这一条路,吃不饱、穿不暖,穷困潦倒,家家户户世代生活在底层挣扎求活……这些本将都知道,但本将没有这个本事改变这种情况,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没有任何办法……但天见可怜,武仙下凡,现在仙师决定废除这军户制度,军户全部转民户,并且家家户户都授予田地!今后你们的子孙后代愿意读书的可以去考取功名,愿意种地的可以回家种地,愿意当兵的今后就像募兵一样吃粮拿饷,追随本将去报仇雪恨,剿灭后金和流寇,保护咱们的妻儿老小和国家,仙师说了家就在国的里面,保家就是卫国!从今以后军户这个说法改为民户中有丁当兵的才叫军户,正因为有了有了这些当兵的保家卫国,才有百姓的安居乐业,因此凡是军户家有事求助于县衙的,知县要优先照顾和解决,使咱们的兵在前线能够安心打仗,多打胜仗!

    军屯田即是大明的也是每个军户的口粮之地,不是某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为了地里能种出银子,你们都成了不会打仗只会种地的农夫了,所以等到后金来了,咱们只能任人宰割,命丧敌手,这次要不是仙师下凡咱们的下场是什么?咱们之中要有多少人做冤死鬼?这堡中又有多少人死于非命?死!不可怕,大丈夫战死疆场得其所也,但是谁也不愿意就这么窝囊的死去,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这你们不能得到严格的训练,把时间都放在了收拾庄稼上,所以咱们十个打人家一个都算是胜仗,让这帮畜生瞧不起咱们这帮怂货,可咱们不想做孬种没办法,这口粮就在地里,不种粮食就要饿死,种了粮食却又缺乏训练,上了战场又要被砍死,横竖都是死,没的选择。仙师说了他救的了咱们一时却无法救咱们一世,人必须要学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