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二十一章、茶楼恶斗(14)(第2/2页)  紫塞轶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之说,即认为人在良知c圣人之言中的道德认识是容易的,不过之后的道德践履才是重点,人们应该努力去道德践履。朱熹还比喻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

    与朱熹同时的陆九渊有“心即理”的学说,他针对当时的读书人满口“之乎者也”而不去道德践履的现象,提出了“尊德性”是主,“道问学”是次的观点。在朱熹看来,“尊德性”与“道问学”是平衡的,陆九渊反对说:“吾以为不可,既不知尊德性,焉有所谓道问学?”

    朱熹去世后,他的学说才被朝廷推崇,在元c明c清三代被誉为圣人。与此同时,朱熹的知行观给了人们这样的借口:我知得不够,所以还不能行,等我的知足够了再行。可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明代,首先对这种现在发难的是陈献章。陈献章曾经以才学“名震京师”,才能为大家所公认,然而却受到伪君子的排挤c攻击,甚至参加科举考试的试卷也不知去向,这使他对知行分离的现象深有感触。

    陈献章指出:“圣贤垂世立教之所寓者,书也。用不用者,心也。”这就是说,人心是根本,知而不行,阅读再多的圣贤书也是白读。陈献章的“道通于物”的学说,既指无形的道需要通过有形的物表现出来,又指“知”——道德认识需要通过道德践履表现出来。

    紧随陈献章之后的湛若水c王阳明各自提出了知行合一之说。湛若水说:“内外合一谓之至道,知行合一谓之至学,如是则天地乾坤君臣父子夫妇之道在我矣。”所谓“天地乾坤君臣父子夫妇之道在我矣”说的是“万物皆备于我”的理想境界,“随处体认天理”是达到这种境界的途径。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