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09神秘牛山(第1/4页)  梦寻古齐之迷谕幽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09神秘牛山

    我瞎想了吗?难道我如实说出自己一点看法脑子就不正常?笑乐神对我的责怪实在令我不解。我怔怔地望着他一言不发,不是不想说,而是根本不知道如何驳斥才会使他改变自己的看法?

    每次在我陷入难堪,困境的时候,都是一向善于察言观色的齐地仁前来解围,尽管之前我们之间存在些不信任,依然既往不咎。当下他为了消除笑乐神的疑问,缓解一下沉闷压抑的氛围,使得大家能有一个好的心情,于是他给我们讲述了牛山命名的相关传说,以及与其相关的传奇故事。

    我想他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我,为了还我一个清白无辜。这样,我便笑着向他点了点头,以示谢意。

    看似他没有理我,依旧在讲述牛山的传说。但是从他黝黑的面庞上显现出的一丝微笑,呈现给我的是他那颗内心已接受了我的谢意。也许在别人眼里不会理解。然后他瞟一眼笑乐神后继续讲述道:中国始祖黄帝打仗善于总结经验,随时调整战术、摆布阵法,并让风候造出指南车,辨别方向;他命大将“神荼”“郁垒”到东海流波山捉来一头夔牛,这种夔牛长得非常奇异,重大数千斤;然后将夔牛宰杀,用剥下的牛皮在淄河南岸的一座山下做起了战鼓,将牛头、牛骨埋在山丘。因此这座山便命名为牛山。每年夏天秋季淄河水暴涨阴雨连绵的夜间,就会听到山上有哞哞的牛叫声。

    但凡知道临淄历史的人都知道:牛山,海拔一百七十四米,为临淄名山之一。山体植被丰茂,山顶林木秀美,日间云气蒸腾,入夜水气凝聚。牛山以其风光秀丽,文化内涵深厚,吸引着古往今来的游客来此感悟自然,怀古思今,嬉戏游玩。

    遗憾的是,到了田齐宣王时代,牛山树木因保护不力而渐渐稀少,那些庙宇建筑石刻等也相继均遭破坏。如今残留的仅有雕龙柱,圈龙式莲花座,柱基石各一件,另有支石四件,上刻花卉及钓鱼图,不知为何时物;另有民国十三年石碑一方,高一米七,宽六十三公分,正面刻阳文篆书“玉精明化”四字。

    《孟子•告子上》中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潅潅也。人见其潅潅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其山之性也哉?”意思是说:牛山上的树木曾经长得十分茂盛,却由于该山在郊野,加之管理不善,时常遭到村民的砍伐。尽管树木在生长,雨露也在不断地滋润着它,也并非没有新芽和侧枝长出来,但时不时还要遭受放牧牛羊的糟蹋;因此,牛山便光秃秃的了。

    后来当孟子来到齐国登临牛山,看到它这个摸样便以为它从来没有生长过树木。心里不禁顿生疑惑:难道这就是牛山的本来面目吗?

    孟子一生曾两度来齐。在齐国三十年之久,为齐国客卿,曾多次受到齐宣王接见,《孟子》书中所录与宣王的对话即有多处。其牛山之游虽无明确记载,而夫子居齐期间曾多次登临近郊的牛山,当是情理之中的事;而且在他先后的登临中,牛山之木先美而后秃的强烈反差,必在他心中留下过深刻的印记。不然的话,在他阐述自己的哲学主张时,又怎能那么言之确凿地拿牛山之木的前后景色,来为自己的观点张本呢?

    说到对牛山本身,孟子当然是赞美的,说树木茂盛的美丽景观,才是牛山的本来面目!至于后来它的一度光秃,全是“斧斤伐之”“牛羊牧之”毁了它的美貌。

    所以孟子便提出“爱林护林”的警告。可见孟子还是一位最早的环保人士。直到明清时代,经植树造林后的牛山又美景重现,山腰、山顶都修建了多处庙宇,楼台亭阁掩映在万木丛中。在阳春三月,和风习习,流泻的山泉潺流叠岩,蒸腾出湿漉漉的水气,远远望去烟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