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第2/8页)  五代演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再派劲兵围困其后,这样就可以把他们都擒获。如果不这样,让他们渡过淮河到达徐州,和怨愤的徐州兵会合,为患一定很大。”

    令狐綯素来懦怯,而且没有敕书,便说:“他们在淮南没有暴行,任由他们过去吧!其他的,不是我分内的事。”

    庞勋私下招集原银刀军逃窜的士卒以及其他亡命之徒并将他们藏匿在船中,数量达到一千人多人。二十七日,庞勋等人到达泗州,泗州刺史杜慆在球场用酒食招待他们。当时有优人演戏助兴,徐卒认为是在侮辱他们,抓住优人想杀了他,在坐的宾客都惊散了。杜慆的弟弟杜悰早已领军戒备,徐卒不敢做乱而不了了之了。

    之前朝廷多次下旨令崔彦曾好生慰抚擅自归家的戍兵,不要让他们忧虑。于是,崔彦曾不断地派信使传达朝廷敕书的旨意。庞勋等也修书陈述他们不得已的原由,态度很诚恳。

    等到徐州的时候,庞勋与许佶等手下众人说:“我们擅自回家归乡,是因为想念妻子和儿女。现在探得消息,朝廷有密令传到徐州军中,等我们回到徐州城内就把我们分开灭族!大丈夫与其自投罗网,被天下人耻笑,不如同心协力,赴蹈汤火,也许能躲过这场灾祸,而且可以求得富贵!况且城中的将士都是我们的家属亲戚,只要我们在外面一呼唤,他们一定会在城内响应。然后富贵唾手可得呀。”

    大家都欢呼说:“这样好。”

    有将士赵武等十二个人怕牵连家属,逃跑时被庞勋等捉起来杀了。然后派遣使者拿着他们的首级去见彦曾,并作申状,说:“我们在外面戍守六年,实在是心怀故乡;而赵武等人利用众心不安的时机,擅自带兵回家。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应该的,现在朝廷虽然赦免了我们的罪行,但是我们还是要将首恶杀了以弥补我们的过失。”

    十月初四,庞勋的使者到了彭城,彦曾看了申状后很怀疑事件的真伪,便将使者严刑考问一番,终于得到了事情的真相。初七又收到庞勋的申状,说:“将士自认为罪恶深重,各怀忧疑,现在已经到了苻离(今安徽省宿州市),还不敢卸下装备。原因是军将尹戡、杜璋、徐行俭等狡诈多疑,必然会生衅(xin)隙,请求将他们三人停职,以安众心,还请求将我们安排在一起。”

    当时戍卒已经逼近彭城,彦曾召集诸将到一起商量对策,众将悲愤地说:“他们比银刀军还凶残,银刀军致使徐州军都蒙上了恶名。现在坏名声还没有洗清,戍卒又这么猖狂,如果让他们进城,必然会作乱。如果那样,徐州全境就毁了!不如乘他们远来疲弊,发兵攻击他们,我逸彼劳,一定能取得胜利。”

    彦曾犹豫未决。团练判官温庭皓又劝彦曾说:“徐州的安危就在眼前,战机的得失在于今天的决断。现在攻击他们有三个难处,而不攻击他们却有五个害处:朝廷已经宽恕了他们的罪责而我们擅自诛杀他们,这是第一个难处;率领他们的亲人讨伐他们,这是第二个难处;叛乱的罪责重大,株连的人一定很多,这是第三个难处。然而戍兵擅自回乡而不诛杀,那么各道在外戍边的将士都会效仿,朝廷拿什么来节制他们?这是第一个害处;主帅是一个军队的首脑,而轻易杀害,那么以后为将的人拿什么来号令士兵?这是第二个害处;经过的地方都极尽剽掠之能事,私下锻造铠甲兵器,招纳亡命之徒扩充自己的势力,这样的罪行都不讨伐,我们以后将依据什么惩罚罪恶?这是第三个害处;军中将士,都是他们的亲戚家属,银刀余党,潜匿在山间,一旦他们里应外合,我们凭借什么抵御?这是第四个害处;威逼胁迫军府,撤销他们疑忌的三个军官,又想自为一营,听从他们犹如银刀军的灾患重起,违背他们就成了他们作乱的借口!这是第五个害处。现在希望明公能克服这三个困难,杜绝这五种危害,早定大计,不要辜负大家的期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