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最大限度的保证(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绝大部分成员国都与阿根廷有着不错的关系,至少在历史c文化c传统等等方面更加偏向于阿根廷,而不是英国。虽然受美国的影响,没有几个西约国家承认阿根廷对马岛的主权,更没有哪个成员国敢于支持阿根廷收复马岛,但是在国内民意的影响下,肯定不会有多少拉美与加勒比国家的政府会明目张胆的支持英国。

    综合这三点因素,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用《泰晤士报》在3月16日的专题评论中的话来说,乔治去华盛顿的主要目的不是参加首脑会晤,更不是寻求西约集团的帮助,而是借此机会与布兰迪诺单独会面,争取获得美国的单方面援助。

    不得不说,英国媒体的评论很到位。

    白天的会议结束后,英国首相就忙不跌的“单独拜访”了美国总统。

    似乎都猜到布兰迪诺会首先与乔治进行单独会晤,所以当天晚上,没有其他国家的首脑要求与美国总统面谈。

    因为乔治没有带随行的内阁官员,所以布兰迪诺也只叫上了几名顾问。

    会谈一开始,气氛就有点紧张。

    作为工党领袖,乔治首先明确了英国的立场,即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英国都是美国最坚定的盟友,也是最值得美国信赖的盟友。虽然事实是否如此还有待商榷,毕竟现在的工党早就不是30年前的工党,任何政党都要根据选民的喜好调整政治纲领,连续输掉好几届大选之后,如果不是积极主动的调整了政治路线,工党也不可能成为执政党。但是从乔治的态度来看,至少他个人的诚意值得信任。更重要的是,根据cia提供的情报,在前来参加首脑会晤之前,乔治与法国总统c德国总理c意大利总理c以及欧盟轮值主席荷兰首相进行了大约2个小时的视频会议。从乔治在白宫的表现来看,欧盟内部并未就马岛争端达成一致意见,或者说没有在是否给予英国支持的问题上做出最终决定,不然英国首相也不会在美国总统面前表现得如此“谦恭”。

    英国首相的表现,让布兰迪诺与杜奇威都暗自松了口气。

    在欧盟没有采取积极行动的情况下,英国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投靠”美国。虽然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只要南大西洋局势继续恶化,在战争变得显而易见的时候,欧盟就会采取行动,而且是积极果断的行动,但是必须承认,不管什么行动,不可能一开始就收到预期的效果,总有一个效应积累期。如果欧盟等到战争爆发前c甚至战争爆发后才采取行动,肯定无法让英国感到满意。抓住这个机会,就能让英国“脱离”欧盟,在瓦解“统一欧洲”的行动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因为cia提供了准确情报,所以布兰迪诺与杜奇威早就做好了准备。

    面对英国首相的请求,布兰迪诺的态度不是很积极,不断通过言语c举动表达出某种担忧。

    “首相阁下,我们必须更加深入的探讨南大西洋的问题。”轮到杜奇威开口的时候,安全顾问没有让总统失望。“根据我们已经掌握的情报,早在伦敦会议之前,华国国家元首就数次向阿根廷总统担保,在阿根廷收复马岛的军事行动中,华国肯定会提供某种程度上的支持与援助。把目光放长远一点,我们甚至有理由相信,早在二十年前,也就是第四次蛮巴战争之后,华国前元首纪佑国在访问布宜诺斯艾利斯,与阿根廷签署了第一份价值数百亿元的军火销售伙同的时候,就对阿根廷做出了某种程度上的保证,不然阿根廷也不会义无返顾的投入数以千亿元的巨额资金,历经数届政府,用二十年建立起了整个拉美地区c甚至算得上整个南半球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

    听杜奇威说完,乔治并没急着开口。

    作为英国首相,乔治不可能不知道杜奇威在白宫的影响力,也不可能不知道这番冗长的开场白的真实含义。与其急着表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