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章 暗中交手(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由英国国防部与i6一手操办的,其目的就是要利用这次事件让英国民众相信,英国政府没有隐瞒什么,英国的敌人正在想方设法的搞垮英国。从事后英国各政府部门迅速做出的反应,以及cbk主要负责人受到的从轻发落就可以肯定,这确实是个阴谋,只不过是英国政府自编自导自演,用来欺骗英国民众的阴谋。

    当然,这没什么好奇怪的,甚至可以说,英国政府这次做得非常文明。

    要知道,21世纪初,美国为了达到全面包围共和国的目的,不惜炸掉本国最大的两栋摩天大厦,用1000多名美国人的性命制造了一个出兵阿富汗的战争理由。随后,为了控制国际油价,在美国的指使下,英国情报机构炸掉了几节地铁车厢,用英国人的鲜血签署了出兵伊拉克的军事命令。

    仅仅搞一次新闻风波就能团结几千万国民,确实是件非常划算的事情。

    事实上,英国政府达到了目的。

    经过这起事件,英国观众对其他新闻机构的报道都会留一个心眼,似乎所有负面新闻报道都是为了搞垮英国。毋庸置疑,这支“防疫针”使英国抵抗外来影响的“免疫系统”大大增强,也让数千万英国民众失去了独立判断能力。从某个方面讲,“信任政府”是英国民众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也就是说,就算仍然有部分英国民众对政府持怀疑态度,在来自各条渠道的信息真假难辨的情况下,英国人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像遇到天敌的鸵鸟,把脑袋埋进沙子里。

    伦敦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裴承毅正在赶望阿根廷总统府的途中。

    接到电话的时候,裴承毅还在华剑锋那边。因为塞隆没有邀请海军中将,所以华剑锋没有与裴承毅一起前去。

    收看了cbk的新闻报道后,裴承毅不得不佩服英国人的“政治智慧”。

    “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虚假新闻”,英国政府用极为巧妙的手段建立起了一个完美的逻辑循环。简单的说,如果证明cbk的报道属实,英国政府最多不过顺水推舟,用“共同抵御外敌”的口号团结国内民众;如果证明cbk的报道不属实,英国政府就能反戈一击,把责任全都推到电视台身上,然后以“对抗敌人秘密颠覆”的口号,让英国民众坚定不移的信任政府。

    毫无疑问,不管出现哪种结果,英国政府都是最后的赢家。

    当然,站在裴承毅的立场上,就得好好考虑这起“突发事件”的影响了。

    cbk在这个时候捅破窗户纸,表明在幕后操作的是英国政府。也就是说,英国政府通过cbk传达了某种信息。

    南大西洋上战斗已经结束,cbk的报道并没失真,4艘英国潜艇在成功伏击了阿根廷船队之后,遭到3艘“旗鱼”级电动潜艇偷袭,2艘“机敏”级发起反击之前就被“旗鱼”级发射的重型反潜鱼雷击沉,2艘“快速”级利用速度避开了第一轮攻击,随即对3艘“旗鱼”发起反击。虽然“快速”级的性能超过了“旗鱼”级,但是遭到突袭后,“快速”级未能充分利用其性能,在随后的战斗中,2艘“快速”级与2艘“旗鱼”级先后战沉,活着离开战场的只有1艘“旗鱼”级电动潜艇。

    虽然裴承毅不是海军军人,无法想像潜艇的交战过程,但是按照共和国海军潜艇司令部发来的消息,2艘“快速”级在战沉之前,至少有1艘释放出了通信浮标,向英国皇家海军报告了交战情况。更重要的是,当时3艘“旗鱼”级电动潜艇中,至少有1艘的航行速度超过了31节。也就是说,英国潜艇很有可能甄别出了对手的身份。只不过,潜艇司令部也在发来的战报中提到,阿根廷海军的“旗鱼”3300a型潜艇在过载的情况下,最大速度也能突破31节,试航的时候曾经达到过335节的极限速度,所以英国皇家海军不可能凭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