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二章 装甲比拼(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况下,会同时采用这两个办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能够迅速崛起,就是因为炮口动能无法大幅度提高时,能够用这个办法提高穿甲能力。

    美国陆军的选择比较直接,那就是提高炮口动能。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在材料工艺取得突破前,美国陆军所使用的电磁炮穿甲弹的长径比已经达到极限,无法继续提高,也就无法通过缩小穿甲弹直径的方式来提高穿甲威力。提高炮口动能也不是说说那么简单,在口径一定的情况下,有个最佳长径比,所以必须提高口径,同时提高炮弹质量,才能达到提高炮口动能的目的。

    万幸的是,美国在这方面的基础非常扎实。

    2037年底,克莱斯勒公司提前21天向陆军交付了第一批12辆32a1主战坦克。

    紧张的测试工作一直持续到2038年6月初。因为美国陆军当局万分焦急,所以阿伯丁试验场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完成了最主要的几项测试工作,证明32a1基本上达到了陆军提出的改进要求,具备量产的价值。

    拿到这份报告,五角大楼赶在7月前向国会提交了采购计划。

    也正是如此,在该财年度的预算中,32a1获得了278亿美元的拨款,除了采购足够装备一个装甲旅的180辆之外,还将委托克莱斯勒公司在同样的底盘上,开发与db一30a性能相当的步兵战车,并且要求新式步兵战车与32a1的底盘通用率不低于45,以节约维护保养开支。

    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是非常可能的事情。

    事实上,dz一31与db一30的底盘就有大约60的通用性。

    因为32的开发时间在dz一31与db一30系列之后,所以克莱斯勒公司从一开始就将其当成了地面主战平台,可以在同样的底盘上开发步兵战车c自行电磁炮c物资输送车c装甲指挥车等等主战装备。因为美国陆军早就决定会大批量采购32系列主战坦克,所以克莱斯勒公司在改进32的时候,自凑资金开始研制内部代号为“九头蛇”的步兵战车。正是如此,在美国国会批准了32a1的采购合同后,克莱斯勒公司立即拿出了样车,并且在当年10月初就将27台样车送到了阿伯丁试验场。

    测试结果同样让美国陆军非常满意。

    因为当年美国联邦政府还有大约200亿美元的特别预算没有花掉(不得不承认,布兰迪诺确实是个理财高手),所以在2038年初,美国陆军顺利拿到了采购240辆37型步兵战车与120辆38型骑兵战车(与37基本一致,只是载员舱缩小,增加了储物舱,提高了单独作战能力)的国防预算。

    也就是这个时候,布吕歇尔开始改编欧洲军团。

    虽然按照五角大楼的最初规划,第一批量产型32a137与38都将提供给驻扎在菲律宾的第8军,然后武装驻扎在澳大利亚的第6军,最后才是欧洲军团(第5军),以及美国海军陆战队。照此计算,要到2045年之后,甚至2050年左右,布吕歇尔的欧洲军团才有可能换装。

    不得不说,布吕歇尔在美国陆军中的影响力非常大。

    在他的游水下,五角大楼在2038年7月,也就是第一批量产型32a1交付前不到1个月,调整了换装计划,第1装甲师派在了第一位。该年年底,在布吕歇尔的努力下,第3步兵师排在了第1装甲师的后面,第二个接受新装备。

    正是如此,到2040年底,第1装甲师与第3步兵师均完成了换装工作。

    因为在2040年下半年,布兰迪诺领导的民主党输掉了大选,按照美国的惯例,在政权交接的那一年,现政府只能动用一半的预算,要将另外一半的预算留给下一界政府,或者征求当选总统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