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一专多能(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青海湖”级除了将区域防空导弹的数量缩减到120枚之外,其他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别,如果能够配备“远程能量拦截系统”的话,防空作战能力绝对不在“昆仑”级之下。反潜作战更不用多说,因为这本来就是驱逐舰的强项。随着共和国海军不再为航母战斗群配备远洋护卫舰,驱逐舰成了舰队里最重要的反潜战舰。因为巡洋舰很少执行反潜任务,而且航母战斗群内的巡洋舰数量只有驱逐舰的三分之一,所以驱逐舰基本上是航母战斗群唯一的反潜力量。“青海湖”级拥有可以容纳3架垂直起降飞机的机库,必要的时候还能在飞行甲板上系留2架,因此能够出动5家反潜巡逻机,加上战舰上的火箭助推鱼雷与电动反潜鱼雷,构成了远中近三层反潜火力封锁线,能够为航母提供最周到的保护。

    “青海湖”级的各种作战能力中,真正值得重视的还是其对海作战能力。

    虽然这艘满载排水量超过21000吨的大型战舰上总共有288具垂直发射管,可以携带同等数量的导弹,因此有能力携带反舰导弹。更重要的是,共和国的大部分远程巡航导弹都有配套的反舰型号。但是与之前的任何一种驱逐舰相比,“青海湖”级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别,那就是没有专门的反舰导弹发射装置。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青海湖”级没有专门的反舰导弹,其主要制海手段不是反舰导弹。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设计。

    要知道,即便在“昆仑”级巡洋舰上,也在飞行甲板的后方,也就是尾部舰炮群的前面设置了一个专用的反舰导弹储存与发射模块,能够在一次攻击中向1500千米内的敌舰发射48枚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而1支航母战斗群内的2到5艘巡洋舰同时发射反舰导弹就能形成饱和攻击。因为取消了尾部舰炮群,主升力体的尾部结构也有所改变,所以“青海湖”级并没有设置单独的反舰导弹储存与发射模块。

    毫无疑问,这个设计非常“大胆”。

    2047年初,共和国海军在申请“青海湖”号建造费用的时候,向全体代表大会军事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战舰的详细配制清单(这是必须的,因为不同的配制会导致建造费用出现重大差别),其中就没有反舰导弹储存与发射模块。因为提交给全体代表大会军事委员会的装备采购报告无法做到保密,所以当时西方新闻媒体普遍认为,“青海湖”号只是该级驱逐舰的首舰,而且是一种高度模块化的战舰,共和国海军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建造后继战舰的时候再采购反舰导弹储存与发射模块,使“青海湖”号具备完善的对海作战能力。虽然这个猜测没有错,第二批次的“青海湖”级驱逐舰的标准排水量增大到了17500吨,可以增加1个作战模块,其中就有反舰导弹储存与发射模块,但是与第一批次的都没有配备反舰导弹储存与发射模块,第二批次的也只有不到三分之一配备了反舰导弹储存与发射模块,而且配备的不是射程超过1000千米,装备了大当量战斗部的重型反舰导弹,而是射程仅有200千米c配备普通战斗部c只能用来对付非战斗船只的轻型反舰导弹。从使用上看,这些轻型反舰导弹只能用在低强度战斗中,基本上不具备制海作战能力。也就是说,“青海湖”级驱逐舰实际上没有把反舰导弹当成主要的制海武器。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不应该这么早就淘汰反舰导弹,毕竟其他制海武器,比如被寄予厚望的螺旋电磁炮就没有接受过实战考验,其作战效能到底如何,谁也说不准,但是从“青海湖”号没有配备重型反舰导弹来看,这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纵横沙场数十年的尖端武器终于走到了末路。

    不管西方新闻媒体如何评价,美国海军的行动足以证明“青海湖”级驱逐舰的制海配备是比较有效的,因为美国海军的新式巡洋舰与驱逐舰都没有配备反舰导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