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八章 高端之争(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半岛战争后,共和国的武器装备就摆脱了“廉价”的绰号。不管怎么说,击败美队与用美械武装起来的韩队,要比击败用俄制装备武装起来的印度军队难得多。共和队能够在半岛战争上击败强大的美韩联军,足以证明共和火业的性能。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共和国的军火商不再用价格来吸引顾客。

    正是如此,美火企业不得不改变策略,主动降低身份来吸引顾客。

    拿j一16与f一42来说,虽然这两种战斗机在国际市场上的报价相差不大,因为人民币一直比较坚挺,而美元在大萧条期间严重贬值,加上很多国家转为把人民币当成外汇的主要储备货币,而美国政府却得想办法为之前几十年的不劳而获还债,所以f一42的实际销售价格反而比j一16低得多。如果算上美国联邦政府为军火商提供的退税补贴,那么f一42在价格上的竞争力肯定在j一16之上。但是f一42的全球销量远不如j一16,即便排除美国相关法律产生的影响,在同等销量的情况下,f一42的利润仅为j一16的30左右。也就是说,联合生产这种战斗机的波音与洛马公司很难通过出口来提高利润率。

    因为美国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国家,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力度非常有限,最多只能通过退税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补贴,所以美火商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必须想办法赚钱谋生。

    高端市场走不通,就只能走低端市场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f一46与f一54都是对f一42的弥补。这两种多用途战斗机不但在价格上比f一42便宜得多,而且更容易获得美国政府的出口许可证。拿f一46来说,作为一种30吨级的中型战斗机,其价格仅为f一42的50,j一16的30,销路自然要比两种重型战斗机好得多。以销售量来说,f一46是f一42与j一16加起来的三倍。

    正是如此,美火在国际市场上占的比重并不轻。

    2045年的时候,美火的全球份额为27c仅比共和国稍微低一点,仍然是全球第二大军火输出国,比排在第三位的法国高出了20,即便把欧盟国家算在一起,美国也比欧盟高出了大约7。

    问题是,市场份额并不代表盈利。

    同样在2045年,美火企业在出口上的盈利总共也只有400多亿美元,而共和国的中重集团就通过出口获得了大约1400亿元的利润,中航集团在出口市场上的利润也在1000亿元以上,就连北方重工也获得了400多亿元的利润。也就是说,3家规模最大的共和火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盈利相当于美国全部军火企业的2倍。如果全都算上,共和火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盈利大约是美火企业的35倍,按照市场占有率计算,也是美国企业的3倍。

    从某种意义上讲,共和国能够在2015年之后的短短20年间,参与与发动数场大规模局部战争,与军火商的巨额出口利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根据共和国当局在2047年公布的一些资料,在2035年之前的20年间,共和火企业的总利润超过了40万亿元,而这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二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补贴给了共和队,比如共和队能够用比成本还要低的价格采购武器装备,而军火企业则通过出口来弥补损失。

    2035年之后,共和国连续6年没有打仗。

    即便在2041年参与了中东战争,因为不是与共和国基本利益相关的战争,所以共和国的军事开支并不大。如果考虑到其他几个国家承担的战争责任,那么共和国在这场战争中的付出更是可以忽略不计了。

    如此一来,在2035年之后,共和国的军火企业再也没有了国内的负担。

    换句话说,因为不需要补贴国内损失,所以共和国的军火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