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四章 战略转折点(第2/8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响到了潜艇的建造工作。

    不管怎么说,这一情况在2060年出现了转变。

    准确的说,在2059年下半年的时候,转机就出现了。

    正是因为在太平洋战场上,双方在马里亚纳群岛争夺战中僵持不下,持续数个月的海上消耗战严重削弱了美国海军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受此影响,美国海军加强了第三潜艇战队(总部设在澳大利亚东部的布里斯班,主要负责西南太平洋方向上的破交与反潜作战行动)与第五潜艇战队(总部设在珍珠港,大部分潜艇以中途岛为基地,主要负责西太平洋方向上的破交与反潜作战行动),在西太平洋上投入了更多的潜艇,用来绞杀从那霸到塞班的海上航线,阻止共和国陆战队向前线增兵,同时迫使共和国海军将更多的小型战舰用在后方护航上,而不是用在前线与美军拼消耗。如此一来,第九潜艇战队遭到削弱(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到2059年底的时候,虽然第九潜艇战队的潜艇总量增加到了200艘以上,但是其中的大型攻击潜艇仅有9艘,比2059年初减少了六成。因为小型攻击潜艇只具有对付水面舰船的能力,所以单独执行破交任务的时候,很容易遭到对方潜艇的攻击),美国海军在印度洋战场上的破交力度自然降低了不少。

    当然,主要因素还是在共和国海军身上。

    经过2058年的“惨淡经营”之后,共和国海军在2059年初成立了“印度洋反潜护航作战司令部”。这个独立于战区司令部,由海军司令部直接指挥的机构的任务只有一个,即如何提高印度洋上的反潜作战效率,切实保护航线上的数千艘商船(当时在印度洋航线上的商船多达5000余艘,其中七成是共和国的船只,另外三成中大部分也是集约集团成员国的船只)。该司令部成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前面一年的反潜作战进行总结,找出问题所在,并且找出更有效的反潜战术。经过半年的努力,数百名潜艇战专家,即司令部的参谋总结出了几条非常宝贵的经验,并且由此诞生了几种行之有效的反潜战术,比如采用分段护航的方式来提高护航战舰的作战效率,在潜艇伏击高发海域设置固定的反潜巡逻区来遏制敌潜艇的袭击行动,与天军配合打击敌潜艇基地来降低敌潜艇的作战效率,在敌潜艇的往返航线上部署专门执行反潜任务的潜艇舰队来偷袭敌潜艇等等。这些战术在2059年下半年陆续用在了实战上,并且受到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从某种意义上讲,2059年下半年的战况与美国海军的巨大投入有最大关系。

    拿美军潜艇的作战交换比来看,就能发现关键所在。2058年,美军潜艇在破交作战中的交换比为36c即平均击沉36艘舰船损失1艘潜艇,而到了2059年上半年,这一比例仍然保持在32左右,到了2059年下半年则迅速降低到了21。如果看吨位交换比,即损失的潜艇与击沉的舰船的吨位之比,美军潜艇在2058年为128,在2059年上半年为142(因为共和国批量建造的大型运输船在2059年初批量服役,运输船的平均吨位提高了不少,所以这个数字反而有所提高),到2059年下半年就只有84了。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巨大的兵力投入,美国海军根本不可能在2059年取得击沉2000多艘商船的战绩,更不可能将共和国海军逼到不得不增强反潜兵力投入的地步。

    得益于前期的准备工作,特别是总结出来的各种反潜战术,到2060年的时候,也就是共和国的战争潜能全部发挥出来,反潜护航战舰与潜艇的建造速度达到了“流水线”级别的时候,美国潜艇在印度洋上的快活日子基本上到头了。

    仅在2060年第一季度,共和国海军向印度洋增派的反潜护航战舰就超过了2059年全年,高达240艘。在这些战舰中,除了按照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