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拜师学艺(第1/2页)  天师鬼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因为生病住院原因,所以前几日未得更新,望各位兄弟原谅)

    经过这次驱魔之后王天佑便得十分虚弱,一整个月都要在床上度过,张恩薄知道这是给阴魂冲到造成的结果,因为如今的他阳气过于衰弱,很容易再给脏东西给冲到,所以张恩薄决定做一场祈福法事来帮助王天佑来恢复阳气。可张源先听说其要为王天佑做祈福法事坚绝不同意,理由是做这样的法事需要七天的时间,而三天后他们就必须动身去福建转船偷渡去台湾,所以他提议叫王百姓一家和他们先到台湾分坛之后再做法事,但王百姓自己却认为台湾那是老将的地盘,自己身为一名军人就应当有军人的气节,决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就向敌人低头,虽然自个小孩十分重要,可这做人的原则更为重要,所以王百姓决定不前往台湾。

    这张恩薄一听王百姓的这个决定可急了,要知这王天佑乃钟馗转世,三界内的妖魔鬼怪无不当他为死敌,再加上如今他阳气如此衰弱,那还不来个趁你病要你命就怪了!

    近日以来张恩薄一直都在推测王天佑的命理,竟然发现其生辰八字竟与“革卦”十分的吻合,难道卦上所说的“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大矣哉”的转机指的是人,如过真是这样的话那这人所指的一定是王天佑!出于种种原因,张恩薄竟然做了个惊人的决定,那就是陪同王百姓一家留在内地。

    张恩薄的这个决定可引来了全教上下的震动,张源先也不断地劝他,说什么群龙不能无首,天师教上下还需要他来领导之类的话。对于这些劝说,张恩薄也没再说什么,只将自己的天师大印交给了张源先,其意思就是让其到台湾之后马上接上自己的位置,成为第六十四代张天师。

    依照张恩薄的说法,众人离开龙虎山后王天佑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休养,于是他们四人便决定前往王百姓的老家,位于四川省境内的新田村。

    张恩薄乃一代堪舆大家,一进到村中变发现四周山势如波浪般起伏,更在南面有瀑布穿石而过,好一个“双龙争珠”之局,不过可惜的是这新田村四面环山,所谓风主财,水主生,这外边的风被山拭这么一挡,好好的“双龙争珠”之局立马变成了“困龙”之局。

    这说明虽然新田村虽然不乏人杰,但却绝对不会有当官的出现。张恩薄心想这王百姓竟能在军中当上参谋长,八成不是在这村中长大的。

    一问之下,这王百姓果然自小便随父母在重庆生活,可这事他从来没和张恩薄说过,心中疑惑这张恩薄到底是怎么知道的。张恩薄微笑不语,到也没把这村中风水一事告诉王百姓。

    在王百姓老家里他爷爷已经于十几年去世,家中只有他回老家养老的父亲和母亲及照顾他两的大哥。王百姓家中也不算太富裕,顶算个富农,可那时的富农的含义不过是只能维持一日三餐罢了,更别说贫农了。

    王百姓将自己的来意说了便,其中略了张恩薄的事,只说是军中的战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张恩薄自己也换上了平民百姓的衣服,不再穿道袍了。王百姓他父亲听后只是感慨这世道又要乱了,叫王百姓他们安心住下之后也没在说什么了。

    原本王百姓想让自己孩子上学,但无奈乡村没有学校,只好利用晚上自己务农回来在自己教王天佑自己以前在学校学的东西。张恩薄见时机成熟,于是便提出了收王天佑的想法,原本他准备了很多说辞,准备好与王百姓来一场唇腔舌战,但可能王百姓因为张恩薄为了天佑而没去台湾而感到十分内疚,所以也就同意了,搞得张恩薄那些准备好的说辞一句也没用上。

    由于当时正在闹革命,这天师教拜师的的三叩九拜大理也就免了,一开始这王天佑听说要和张恩薄学道术心中那是高兴得不得了,他一想到可以像张源先那样让符纸无火自燃,心中就无比向往。可两个月过后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