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寻找耕地(第1/3页)  回到原始社会当霸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新加入的神母族成员都要在“木方”面前,发誓忠于神母族,忠于族长,忠于自己的工作,这是天神族长的规定。在宣誓仪式结束后,天神族长会询问他的新成员,他(她)所在部落的概况。当然,有些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行,或者紧张害怕,就由其他族人与新成员交流,再讲给天神族长听。

    有一名叫石空的成年男子,举家九人迁回神母族,他是二十次山变青前(二十年前)“嫁”到南部一个小部落的,这个小部落以种粟为主,因去年干旱,收成不好,又不善于打猎,恐怕这个春天要挨饿。听到神母族的召唤,他就带着家人回来了。网墙还有五、六天的样子就要修好,很快有部分人力可以腾出来,正好放到耕种这方面。知道这个叫石空的人会种粟,张小青约定今早与他一起看地形,考察部落附近有哪些地带适合于种粟,如何耕种等。这个“考察队”有九人,包括张小青、石药长老、石空和他的两个儿子,带队走前面的是木叶、石小药,不三不四一定是要跟来的,两个护兵紧紧跟着族长,把石空和他的两个儿子隔开。

    算起来石空应该是石药大长老的叔叔,族长与大长老相陪,石空还真有点受宠若惊,得意之下知无不言,张小青从他那里了解到许多风土人情。

    张小青在p连的兵有一位是来自陕西农村,向张小青聊过粟的种植,张小青只记得他说过粟的亩产量只有120斤左右,而且他们那里一年没多少雨水,也没有河水,只能种这种抗旱的作物,所以他们那穷,当兵是他唯一的出路。而从石空那里张小青知道,此时粟的种植水平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水平上,别说施放化肥,连农肥都不放,所以产量更低。有一点张小青很注意,石空他们部落加工粟食的工具居然是石臼或石板。用石臼去皮,最普遍的是用竹筒煮食,也有在石板上烘烤成熟食存放。也就是说,他们还没有陶!

    神母洞前两里多路有一个大荒原,一条小河横穿而过,宽的地方有200多米宽,窄的地方仅仅是50多米。大荒原是冲积原,土地较肥,没有人耕种,灌木、杂草从生,不少野兽、野鸟出没在草从中,捕猎队在这里布置了些陷阱,所以要木叶、石小药领队。根据石空提供粟的种植间距和行距等情况,三人商量烧荒的面积,确定引水浇灌沟渠大致走向,再确定要从哪里烧起,哪里结束,张小青到时要族人割出防火带,防止烧着了整个荒原,木叶、石小药作好相关标记。做完这些,时间已是中午,张小青想去小河边,看看是否涨洪水时可能会淹没选定的耕地,其他人可以回去吃中餐,不三不四自然是跟着他,于是两拔人分头。张小青刚刚走几步就告诉两笨狗,除了看河水情况,还想洗澡,顺便抓几只兔子烧烤,二人大喜――又有大餐!他们俩的圈套技术很久没有动用,在这草原上不知能否有合适的树木供给“圈套”作动力。三人很快到了河边,沿着河岸边走边观察河岸被河水冲蚀的痕迹,张小青发现所选的耕地位置稍低,如果涨大洪水的话,就有可能被淹没。种?还是不种?换别的地方种,引水又是一个问题,张小青很头痛。张小青把这个问题说给两笨狗听,结果两笨狗茫茫然,说:“我们听老天的,老天听天神族长的!”

    这两笨狗一点也不笨,这是拐着弯拍马屁呢,我喜欢!

    张小青坐在河边,想着如果真的发大洪水怎么办,真的听天的?如果要筑堤坝,可是这河岸很长,族人根本就没有这个人力!

    正乱想间,张小青发现河里有许多鱼,因两个笨狗闲得无聊,顺手扔了几把青草进河水里,引起鱼儿的争抢。张小青乐了,就算发大洪水冲了庄稼,老子也能带领族人捞鱼吃,龙王爷抢我的庄稼,我就吃他的虾兵蟹将!另外还有几天可以再考察附近地区嘛!现在捞鱼回去,没有盐、没有姜、没有蒜、没有辣椒,鱼腥味重,族人不会吃,等我找到盐了,一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