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1章 袁吧论袁文章述评(五)(第4/5页)  袁崇焕之孤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辽东明军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

    是战?大佬先生似乎不是;是守?则又有两种“守”,一是守关内弃辽西;二是守关外守宁远,步步推进,且守且战,且屯且筑。

    大佬先生挂在凤凰网上的历史专稿《在真实的历史事实下对袁崇焕的再认识》(其中的部分观点即从大佬先生上述两篇文章中来)中所说:“当时在辽事的处置上唯有‘坚壁清野‘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以‘坚壁清野’的方式将辽民移送至关内以后,辽东、辽西在大旱和严寒的天灾之下势必赤地千里,明朝只要断绝关外马市,不让一粒粮食从关内落入后金的手里,那后金除了‘人相食’以外,不就只有挨饿受冻了吗?”

    看得出来:大佬先生所持的观点其实就是当年王在晋“守关内弃守辽西”的观点,再加上王化贞、熊廷弼广宁惨败逃回关内时所采取的“坚壁清野”政策。

    王在晋“守关内弃守辽西”与袁崇焕“守关外守宁远,步步推进,且守且战,且屯且筑”的争议,我们都已熟悉,其高下优劣也很清楚了,这里只补充三点:

    一,王在晋关于“一坏于清、抚,二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这种对当时严重形势的分析,应该是不错的,但据此得出“至于四坏,则无局之可布矣”的结论却又大错特错了――辽西真的到了“无局可布”的地步了?袁崇焕“守关外”“守宁远”的主张就是答案;袁崇焕和孙承宗从天启二年到天启五年、四年间开疆复土四百里就是答案;袁崇焕守住了宁远、守住了宁锦就是答案。

    二,无局可布的本质是弃守辽西,而弃守辽西又是避战不敢战,因之也更谈不上收复失土。那么,辽西乃至河东大片的国土的出路在哪儿?当年的王在晋们以及当今的大佬们,能回答出这个问题吗?我想恐怕很难,因为答案只能是一个:拱手让给后金――这不就是“卖国”吗?当年的王在晋们想说袁崇焕卖国却还没有说出口,却是当今的黑袁者们张口就来的词儿。瞧,要“卖国”还不能说出来,这又让当年的王在晋们和当今的大佬们难堪了!

    三,袁崇焕步步推进的效果明显,四年间开疆复土四百里就是明证。其屯田政策的推行效果同样明显,它基本上解决了守辽复辽的“兵源”和“军食”这两大难题,或者说至少打开了解决这两大难题的思路。有趣的是,就在松锦之战中,皇太极也采纳降将祖可法张存仁的建议,在义州搞屯田,而使得清兵能坚持围困锦州长达两年的时间。怎么?这屯田让皇太极学了去就是个宝,袁崇焕提倡并坚持推行屯田反倒错了,这能解释得通吗?

    现在再来看看大佬先生给出的“在辽事的处置上唯有‘坚壁清野’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个处方吧。

    大佬先生以为这副药一定会药到病除:“以‘坚壁清野’的方式将辽民移送至关内以后,辽东、辽西在大旱和严寒的天灾之下势必赤地千里,明朝只要断绝关外马市,不让一粒粮食从关内落入后金的手里,那后金除了‘人相食’以外,不就只有挨饿受冻了吗?”

    果真有这么灵验?且看下列事实:

    一,按照大佬先生在文中给出的时间段,在“从1622年到1629年这么长一段时间”里,“总兵赵率教初守前屯……得以尽力耕种,三年积粮至十余万。”赵率教初守前屯是天启二年至四年吧,也就是1622年到1624年,至少辽西在“大旱和严寒的天灾下”没有出现赤地千里的情况;

    二,“宁前四城,北负山,南负海,狭不三、四十里……地隘人稠。故筑锦州、中左、大凌三城,而拓地一百七十里之不可以已也。自中左所以东渐宽,锦州、大凌南北而东西相方……”相信能够用于屯种的土地多了,收获自然也会更多起来吧?

    三,皇太极也搞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