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天子龙衣(第1/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见陈洪还是沉默不语,黄锦又说:“陈公公大概是觉着那小子是干爹选的,抹不开情面吧?若是这样子,咱家这就给干爹写信,干爹怪罪下来,我担着!”

    陈洪心里一块巨石轰然落地,笑着说:“都是兄弟,咱家又替干爹掌着司礼监,真有罪,咱家也不能让你一个人担。不过你老黄过虑了,论对主子万岁爷的忠心,谁能比得上咱干爹?他定能体谅你我的苦心。”接着,他故做轻松地摆了摆手:“万岁爷的事儿再小也是大事,可乾清宫管事牌子不是谁都能做的,若是选得不妥当,兴许还不如齐来福那个蠢人呢!这事儿也不急在一时,让内官监仔细物色吧!眼下咱家要与你商议的事儿,也是万岁爷的事儿,更是件急事儿。”

    黄锦立刻肃整了面容,说:“陈公公请说。”

    陈洪却象是有意要卖关子,又转身面对着杨金水,说:“咱家和黄公公在宫里当了几十年的差,万岁爷龙衣的事儿能不清楚?刚才问你的话,其实是想考考你。尚衣监是二十四衙门之一,宫里几万双眼睛都盯着呢!你又是刚打南边才回来,在这里也没什么根基,干爹举荐你掌了尚衣监的印,若是干不好差使,只怕连干爹,还有咱家和黄公公的脸上都会觉着无光了。不过,你也不必怕,你是干爹看好的人,也是咱家和黄公公的把子,遇事我们都得照顾着你一点,这个宫里,只要实心伺候主子万岁爷,有干爹在,有咱家和黄公公在,没人敢和你过不去!”

    一番话既是表白,也是拉拢,还隐含着警告之意,可就是没说出来到底要商议什么事儿,杨金水更是莫名其妙,更是紧张万分,只敢频频点头,不迭声地说“是是是”“对对对”。

    好在陈洪自己心急,也没有把车轱辘话翻来覆去地说,而是摸着光溜溜的下巴,问道:“给主子万岁爷制作一件大朝的章服,要花多少银子?”

    杨金水一愣,这不是我尚衣监的差使,陈公公怎么问起我来了?

    明朝内廷太监之众,衙门之多,职权之大,分工之细,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点。其中有品秩者称为中官,六品以上中官才能穿补服,戴宫帽,挂牙牌,;四品以上的中官,方能称太监,没有品秩的杂役,统称为火者,只能挂乌头牌,头戴平巾,不能穿圆领皂衫,各品级官员和火者穿什么服饰,戴什么头巾,挂什么腰牌,都有明确的规定,其等级之森严,比之外廷政府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正德以后,太监刘瑾专权,大大提高了内廷二十四衙门和各隶属内廷的库、房、署、厂的品秩,内侍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同时,各衙门分工更为明晰,尚衣监虽掌管皇上冠冕、袍服、鞋袜,但职责只是保管,不管制作,此事该由内廷织造局负责。所谓“苏松杭三府衣被天下”,即是说全国丝绸棉纺业主要集中在苏州、松江和杭州三府,因此内廷也在三地分别设立了织造局,专管内廷的丝绸布料供应,上至皇上后妃,下到婢女火者,所用衣料及皇上用以赏赐的丝绸棉帛,都由这三个织造局供应。三个织造局的职责分工也各有不同,杭州织造局一大职责便是为皇上制作龙衣。按照朝廷规制,三个织造局用银,一半由内廷支付,另一半由朝廷拨给,每年用银计划,也是由内廷织造局造出详单,会同工部商议妥当之后才上呈皇上,请得圣旨从内廷和户部拨银。在这个过程中,尚衣监并不参与,也就不得与闻。

    不过,苏、松、杭三个织造局虽归内廷直接管辖,却因在江南开府建衙,诸事少不得要南京内廷协助,杨金水当年在南京就干过这种差使,升任尚衣监掌印之后,也是处处留心,对与尚衣监相关的差使多有了解。加之他也知道,江南叛乱之后,三个织造局上至监正,下到一般杂役,竟是一个也没能逃得回来,大概不是死于非命,便是投降附逆了,陈公公要查问给皇上制作章服之事,也只得找他这个相关衙门的人来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