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故友重逢(第1/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徐渭被海瑞突然的大礼着实吓了一跳,忙侧身避让,笑道:“我嘛,穷书生一个,本也该盼着你海青天当我的父母官,可又实在不愿你调任本县。”

    海瑞又是一愣,拱手道:“愿闻其详。”

    “呵呵,刚峰兄有所不知,在下以卖文鬻字为生,胡乱写上两个字,涂抹几笔丹青,全是骗那帮阔老们的钱。你刚峰兄把那帮阔老们都赶跑了,我哪里还有生计?”

    海瑞没想到听到的竟是这样的话,怔怔地看着徐渭,一时心中如打翻了五味瓶一样,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徐渭见他如此,忙收敛了脸色的戏谑之色,颇不好意思地说道:“在下本就是一个疏狂不羁之人,口不择言,刚峰兄且不必放在心上……”

    两人正在尴尬地站着,忽听得一声巨喝:“哈!我说你怎么还不出来,原来竟躲在这里跟人扯闲篇!”

    两人回过神来,转头寻声看去,一个彪形大汉正朝着这边奔了过来。

    海瑞喊了一声:“曹将军!”就要给他跪下。

    来人正是营团军前军统领曹闻道,见海瑞还要如当日在军中一样给自己行大礼,忙一把扯住了他:“嗨,我说,你如今也是朝廷命官、七品县太爷了,再给你老哥我行此大礼,岂不是折了我的寿?”

    国朝规制,文官节制武将,寻常有举人功名的士子也敢闯入军营,对四五品的武将指手画脚,海瑞确实没有再给曹闻道行跪拜大礼的必要,但他昔日在军中,多蒙曹闻道关照,两人私交甚笃,他还是深深地给曹闻道做了一揖,问:“曹将军不是随俞军门南下追剿逆贼了吗?何时回的京师?”

    “嗨,再别提了!什么追剿逆贼?!这仗打得真他娘的憋气!”曹闻道忿忿不平地骂道:“那些蛮子都他娘的属兔子的,不等他曹爷爷杀到,便跑得不见人影。我跟着俞军门打到了广西,他娘的竟窜到了山里,弟兄们转悠了小半年连个鬼影子都摸不着。后来皇上一道诏令,让我们营团军只留一部清剿两广土匪,剩下的大部都去修路。”

    说到这里,他又开心地笑了:“嘿嘿,幸好俞军门看我老曹能打,把我老曹带在身边,象老曾那个倒霉鬼,就得乖乖地带着弟兄们修桥补路!”

    原来,王师平定江南叛乱,打下南京之后,魏国公徐宏君、信国公汤正中和诚意伯刘计成三位造逆倡乱的勋臣便跟着南蛮异族的安、杨土司逃之夭夭。平叛军主帅张茂判断江南诸省已无大的战事,就率主力回师攻打占据中都凤阳的叛军李明博部,只派营团军南下解救困守孤城常州的江南游击军,嗣后两军合兵一处,由俞大猷统一指挥,会同闽、粤两省兵马很快剿平了分散于湖广、浙江、江西三省各州县的那一小撮负隅顽抗的叛军,并一路势如破竹地打到了广西、贵州。逃回老家的那些南蛮异族的土司家兵虽占有地利,却仍不敢与营团军正面对抗,逃匿到了深山密林之中。

    朱厚原本就没打算为了追捕徐、汤、刘三位逆臣而对西南少数民族赶尽杀绝,更深知营团军不擅长山地作战,且兵士多为北方人氏,不耐南方澳热气候,担心把自己一手打造起来的百战雄师断送在蛮荒瘴夷之地,便颁布诏令,命营团军不必再行进剿,改为分部驻守于两广及湖广、贵州边境之地休整,推行联防保甲制,操练各州县守备军和民团;并打着方便日后大举兴兵征剿逆贼的旗号,命工部会同西南各省勘察,大张旗鼓地在各省修路,为节约民力,要求营团军抽调大部兵力予以协助。

    营团军上上下下都不能理解皇上美其名曰“拥政爱民”的上谕有什么用意,但他们都是身受浩荡天恩之人,执行皇上的诏命向来不折不扣,就老老实实地投身祖国大西南的道路建设之中。之后不久,广东巡抚衙门奏报朝廷,盘踞于粤北大山中的一股土匪一向不服朝廷教化,啸聚山林,剪径行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