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直言极谏(第1/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原来,海瑞在奏疏中倒是没有揪着山东莱州受灾一事不放,而是把矛头指向了司礼监和皇上,甚至可以说,将矛头指向了明成祖朱棣以来的列位先帝!他不忿于司礼监首席秉笔兼提督东厂大太监黄锦未经请旨,恣意殴打新科进士杨继盛,上疏抗谏君父,以“授权柄于宦官,以家奴治天下”这样激烈的言辞抨击成祖文皇帝以降,列位先帝重用宦官干政,尤其是英宗正统皇帝重用权阉王振,始有土木堡之祸,大明王朝江山社稷几至不救之险地;以及宪宗成化皇帝重用权阉汪直、武宗正德皇帝重用八虎,卖官鬻爵、祸乱朝纲等等诸多有违国朝律令、祖宗家法之事,并在奏疏中引用太祖高皇帝“寺人不过侍奉洒扫,不许干于政事”的圣训,请皇上复立被英宗一朝祸国殃民的权阉王振从宫中撤走的那块刻有太祖高皇帝圣训“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铁牌,并恢复太祖高皇帝定下的宦官不许读书识字,不许兼任外臣文武衔,不许穿戴外臣的冠服,品级不得超过四品等诸多的限制,抑制内官干政,敬贤爱民,致力大明中兴,开创清平盛世云云。

    高拱紧锁着眉头看着海瑞的奏疏草稿,飞快地看过一遍之后,又从头再看。这一次,却看得很慢,甚至看到某句话之后,还要翻到前面的那张笺纸再仔细地看。连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因为紧张,他捏着笺纸的手一直在微微颤抖着。

    其实,高拱心中骤然生起的波澜,绝非“紧张”二字可以形容。

    与他恩师夏言一样,高拱一向对于那些阉寺宦官并无好感,但他向来注重实学,行事也十分务实,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当年限制宦官读书识字等等矫枉过正的做法终归是行不通的,毕竟皇宫之中不能充斥着一大堆只会侍奉洒扫的文盲;而且,历朝历代,尤其是在罢设宰相,将君权、相权合二为一,使君权专制达到顶峰的明朝,身居九重、垂治天下的皇帝似乎更愿意相信那些对自己忠心耿耿的皇家奴才。当今圣上天纵睿智,自即位大宝便有意识地抑制内官干政,比之列位先帝,嘉靖一朝的内官还算守规矩……

    海瑞不知道高拱在想什么,侃侃而谈:“当今圣上天纵仁厚,敬贤爱民,宵衣旰食,致力中兴,以期我大明清平盛世,此愿心不可谓不恢弘也。然则当以何为要旨急务?依瑞之陋见,蜀相诸葛孔明《出师表》中一句话可一言以蔽之,便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覆也!’这第一等要务便是‘远小人’!人君为宵小蒙蔽失政误国之先例,史不绝书,无须多言。惟是这‘远小人’三字知易行难。为人主者,身边之人除嫔妃宫女外,只两类而已,一乃朝臣,二为内侍,若有小人,也不出其间。朝臣多出于科甲,束发便受圣贤教诲,饱读诗书,端方雅正,内修贤德,外守礼制,纵有一二败类,也必为士林清流所不容,皇上只需广开言路、察纳雅言,并着都察院、六科廊等负有监察职责之衙门职官谨奉皇命尽心王事,即能保证朝堂清肃,人臣各安本分。而阉寺内宦常侍左右,朝夕相处,若有心术不正之人谗言媚上,则人主不免受其蒙蔽……”

    海瑞的这番话更令高拱心潮起伏,倒不是被他的言辞所打动,而是让他心中的另一层顾虑越发地重了:这两年来,朝局看似风平浪静,其实暗流涌动,一日无休,尤其是朝中党争之势,更是愈演愈烈。此次风潮因山东而起,山东各级官员多出于恩师与李阁老的门下。如若象海瑞这般撇开本因不究,只论阉寺虐打朝廷命官一事,难免会授人以柄,被别有用心之人冠以“委过移祸”的罪名大发议论――谁都知道,海瑞出身营团军,而自己与营团军也有比血还浓的情分。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几年里,营团军幸蒙圣恩,飞速崛起,已招致朝野内外的侧目。如今国朝虽仍是四边不靖,边情不稳,远未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时,局势却也不象前些年那样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