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三章 六礼娶亲(第1/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朱厚也被自己的献身精神感动了,就坦然地受了严世蕃的这一番吹捧,感慨地说:“朕膺天命为九州之主,虑事、行事都不能不以家国社稷为重、天下苍生为念。可是,朕却又担心朕的这一番苦心,不能为人所理解。有你的这番话,朕也就没有什么顾虑了。”

    “皇上圣明!”

    这个时候,朱厚突然想起了今日筵席之上,自己的失态言行落入到了其他随行文武官员的眼里,镇抚司那些太保爷们对自己忠心耿耿,不会对自己的任何决策表示出不满,但张居正、俞大猷和杨博三人就难说了,最好还是假装征询他们的意见,提前给他们打个招呼,免得他们以为是自己被玉苏的美色所惑,强行向俺答求索,在背后说三道四,便吩咐内侍将张居正、俞大猷和杨博三人请来议事。

    张居正、俞大猷和杨博三人奉皇上口谕前来见驾,见朱厚脸微微有些发红,不知何事,心中都觉得很是疑惑。朱厚自己不好意思说出口,就命严世蕃一五一十地将此事的来龙去脉转述给了他们,然后假装为难地说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请他们帮自己拿个主意。

    其实,朱厚完全没有必要这样欲盖弥彰。若是高拱在此,或许就本着“天家无私事”的原则,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意见了;但张居正、俞大猷和杨博三人却都不是高拱那样的人――俞大猷一直对皇上感恩戴德,至忠至诚之心不亚于镇抚司那些太保爷,也不会置疑皇上的任何决策。而杨博向来抱定“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原则,只认认真真做好自己份内之事,对于朝局政争从来都不多掺和,更何况是这样的小事、皇上的私事?只有张居正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也不外乎就是“华夷之大防”之类,严世蕃随即举出了大量的前朝旧例、先帝圣训,轻而易举就将他说服了。

    张居正、俞大猷和杨博三人都不反对此议,朱厚满心欢喜,就吩咐严世蕃说:“东楼,你明日去顺义王大营,替朕谢谢他的一番好意。”

    严世蕃高兴地说:“微臣这就去顺义王那里,让他明日就把玉苏郡主送来。”

    当着张居正、俞大猷和杨博三人的面,朱厚不好表现得迫不及待,忙说:“朕都不急,你急什么!既然此事关乎朝廷羁縻、制驭蒙古各部,当然要等朝廷册封顺义王及各部汗王的敕书金印送到这里,顺义王再派专使将玉苏姑娘送到京城,岂能如此草草行事?”

    严世蕃心说,不就是接受北虏敬献的一位美女吗?又不是册封皇后,何必还要搞得如此隆重;再说了,这件事当然得趁热打铁,省得被那些迂腐清流听到了什么风声,搅了皇上你的好事!但这些话他也不敢说出口,便换了个说法:“既然此事关乎朝廷羁縻、制驭蒙古各部之大政,微臣又要斗胆驳皇上一句了:如今各部酋首都齐聚于此,准备参加那达慕大会,皇上何不趁这个机会,把这件大喜的事儿给办了,既能在众酋首面前以示朝廷羁縻教化之诚,又能留一段佳话于煌煌史册。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朱厚又假装为难地摇头叹息道:“东楼,你可真是性急啊。不过,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就依你说的办吧。今天是五月二十八,五日之后就是六月初三,是那达慕大会开幕的前一天,若是玉苏姑娘愿意,朕就在那一天行‘六礼’迎娶她。”

    张居正突然开口了,声音也变得急促且激切:“皇上,依微臣之陋见,皇上于那达慕大会期间纳玉苏郡主为妃,此议甚是。惟是行六礼迎娶却未免不甚妥当。皇上乃是我大明天朝上国之君,册封妃嫔朝廷自有礼仪规制,‘六礼’只合用于皇上大婚迎娶皇后,以此礼纳妃嫔既不合于朝廷礼仪法度,更不免招致非议。微臣恳请皇上三思复三思!”

    今日围猎宴饮,俺答突然带来了自己的几位妻妾和那位玉苏姑娘,张居正心中就起了疑,也隐约猜到了俺答到底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