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借鸡生蛋(第1/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马宪成这么说,朱厚心中冷笑一声:不能体察圣心之深远的人,也少不了有你马阁老!我大明朝如今商品经济如此繁盛,每年的贸易总额何止千万,若是你和户部当初支持汇兑机构走公私合营的道路,飞钱汇兑半年的总额怎么只有区区120万两!保管费加汇费赚个三万多两银子就把你高兴成这个样子,真要按朕说的建立起汇通天下的银行网络,不算贷款利息收入,光是办理汇兑这一项中间业务,一年赚不到30万两银子,我这个皇位让给你来坐!

    不过,他知道罗马城非一日之功的道理,更明白让明朝人办银行一定不能操之过急,因而也不点破,而是旁敲侧击说道:“其实,不只是飞钱汇兑,兵部以退役兵士办理县递和邮驿,刚推行时大家也都不以为然,或者因为一时还不能接受这些新生事物,对此持有异议。这是很正常的,也不要紧,我们用事实说话,那些迂阔守旧之人见到成效之后,大概也就不会再大放厥词了。”

    略微停顿了一下,朱厚又继续说道:“不过呢,朕还是要提醒你和户部一句:飞钱汇兑可不只是收保管费和汇费那么简单啊!商户之所以愿意把银子存到户部,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日后用于在各地采办货物,既免去了携带现银的不便,又节省了雇佣镖局护卫的开销,若无这些好处,谁愿意把白花花的银子交到户部,还要向国家缴纳保管费?可是,到时候如果商人拿着户部开出的汇票却兑不出银子,朝廷办理飞钱汇兑的信誉可就全砸了,日后只怕各地的商人会拒收汇票,仍走回到现银交割的老路子上!”

    马宪成说:“回皇上,臣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今年商户办理飞钱汇兑的总额不及存银之半,各省藩库之中又有当年已征未解的赋税,应付汇票兑付不成问题。可是,各省藩司向来只预留一部分赋税应付本省各级官府的例银和官员的俸禄,其余皆要解送京师。到了明年,尤其是二、三月份,正是商人采办春茶或预定当年新丝的时节,汇兑及兑付势必激增,只凭各省藩司那么一点存银,恐怕难以应付得过来……”

    马宪成能想到这个问题,倒叫朱厚有些诧异,觉得自己这几年苦口婆心的说教总算是没有白费,不禁喜出望外:“哈哈,我们真是想到一块了!那么,你说说该怎么办?”

    马宪成沉吟着说:“回皇上,臣近日已命户部有司与各商户沟通协商,让他们报出明年采办货物的大致开销。采办春茶及新丝多集中在江南各省,尤其以南直隶、浙江两省居多,户部可从太仓中拨出一部分存银给两省藩司,以备兑付之用。”

    朱厚说:“两省赋税刚刚全数押解进京,再拨下去,岂不是多此一举?”

    说到这里,他见马宪成面露尴尬之色,又要起身请罪,忙摆了摆手说:“这是朕当初考虑不周之过,不能怪你们户部。推行新政,你我君臣乃至天下官绅百姓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能保证就不会犯错,知过能改就是我大明的忠臣良臣嘛!这件事情就这么办吧,先把明年应付下来,到了后年,让各省藩司预留部分税银用以兑付汇票。”

    马宪成犹豫着说:“请皇上恕微臣放肆敢言之罪,依照朝廷律令规制,各省藩司预留粮赋税银,只能用于支付官府开支和官吏俸禄,若做其他用途就是违法。让他们预留部分税银用以兑付汇票只怕不妥。依臣之愚见,如今办理飞钱汇兑者多为晋商,所汇款项也多是在江南各省采办茶叶、棉帛等物用于与蒙元各部互市。不若依旧例,着江南各省将当年所收部分赋税解送南京户部,如有需用,可就近调拨,或可稍减往返运输的花费。”

    朱厚想了一想,大笑起来:“马阁老此议甚好!成祖文皇帝既然设了南京户部,就要发挥作用嘛!”

    原来,自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为了尊重他的老爹明太祖朱元璋,在故都南京保留了除了内阁之外的一整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