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七章 以民为本(第1/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用汲从骨子里陡然冒出一阵凉意:难道说,徐家压低田价,想贱买灾民田地,有织造局在背后作祟?牵扯到内阁阁员,本就已经让人头疼不已;若是在牵扯到宫里,那就更是不得了又了不得!难怪南京的夏阁老、刘中丞会对赵府台的一再提醒置若罔闻,不惜冒着十万灾民断粮闹事之险,也要强压着松江府照省里“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略和议案施行……

    还没有想出个眉目,那名镇抚司的校尉就催他了:“去吧。王先生一直等着你用饭呢,旁人再三再四催请也不肯……”

    听他这么说,王用汲突然又释然了:皇上方才那样气愤,这个假是装不出来的!无论宫廷与内阁如何勾结,上下其手,贪墨虐民,有圣君明主独木擎天,大明朝的百姓就有指望!他觉得心头回暖了一点,也不再发那种不免有些杞人忧天的愤懑,大步走了进去。

    官驿的内院早已被镇抚司的人控制了起来,根本没有闲杂人等随意走动,王用汲才走到前厅,就听到皇上在里面厉声呵斥道:“当初看你老实,才放你出来,把松江织造局监正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你来坐,没想到出宫才几天,你就长本事了!徐家的酒就是那么好吃的?”

    皇上正在斥责家奴,王用汲站住了,有心暂且回避,却更不敢让君父饿着肚子等自己,站在了门外,又整整衣冠,扬声说道:“微臣王用汲拜见王先生。”

    屋里传来朱厚醇和的声音:“哦,是润莲回来了,快进来吧。大家都在等着你呢!”

    王用汲先是一怔:皇上何以得知我的贱字?随即一想,或许是方才赵府台曾提到过,也或许是自己走后,皇上问了赵府台。他的心里不禁有一股暖流涌动,忙走了进去,一边说:“劳烦王先生等候,微臣罪该万死……”一边就要下跪请安。

    朱厚笑着摆了摆手:说:“且不必多礼。我问你,粮食都交割清楚了?”

    王用汲说:“回王先生的话,一共二十船粮,计有一万六千三百五十石,已全部卸在吴淞江码头,微臣已命仇经历、马知事等人带着府里的兵丁差役连夜搬回官仓,妥为存放。”

    “好好好。大家早就饿得前心贴后背了,可是你润莲不回来,我实在是放心不下啊!此刻灾民再无断粮之虞,我们也就可以祭一祭早已空空如野的五脏庙了。韶安,让他们上饭吧!”

    朱厚一连三个“好”字,足见是何等的关心此事,还果真是饿着肚子在等自己,更等着赈灾粮食的消息,王用汲此前的担忧和愤懑一扫而光,从袍袖中掏出了那块灾民呈上的“万岁皇恩”的木牌,双手奉在皇上的面前,说:“王先生,微臣前去码头,见有数千灾民跪满一地,为首几位老者头顶这样的木牌,再三恳请微臣代为呈献皇上,并相约今后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几千灾民感念浩荡天恩,莫不泣下。微臣不胜感慨之至,遂接了一面,特此呈献王先生。”

    朱厚接过了那面木牌,感慨的说:“隐忍、耐劳、守礼、知义,这就是我大明的百姓!尤其是苏松等地的百姓,每年缴纳的赋税比其他州县重了好几倍,仍没有丝毫怨言。可以说,是我大明的老百姓在拿自己的血汗供养着皇室及朝廷,如今遭了灾,朝廷发赈是应尽的义务,也不过是拿他们当初缴纳国家赋税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来返还给他们,他们却还要感谢朝廷,感谢朕这个皇上,朕实在受之有愧啊……”

    说着,他把木牌随手递给了陪坐一旁的赵鼎:“这几天朝廷的赈粮断了,多亏有你毁家纾难,才没有饿死一位百姓,也没有激起民变。这块木牌,你比朕更配领受……”

    皇上的话还没有说完,赵鼎已经吓得魂不附体,从椅子上滚落下来,跪在了地上,说:“万民感怀君父浩荡天恩,这一番心意,断非人臣所能僭越,微臣擅自减半发赈,已是犯下了不赦之罪,更愧对君父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