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内阁资政(第2/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门搬到了南京,总算是搭起了南京政府的临时应急班子。

    因为南京有另外一套中央政府,作为两京之一的应天府,巡抚衙门一直设在苏州。这样的安排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一个封疆大吏怎么也要有自己的一块地盘,正三品的巡抚大人如果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出门却会碰到正二品六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等众多品秩比自己还高的官员需要避轿退让,履行日常政务还要受到六部九卿等诸多名义上的上司衙门的掣肘,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官威就要大打折扣。如今搬到南京,也算是名正言顺。无论是嘉靖帝朱厚,还是北京政府的官员们对此都毫无异议。这是闲话,略表即止。

    再加上南京六部的衙署一应俱全,安置应天府三司毫无问题,应天巡抚署衙门就设在位于承天门和洪武门之间御道东侧的原南京政府吏部之中。这日正午时分,一顶八人抬的官轿从这里出来,朝着紫禁城这边迤逦而去。看官轿前面的排衙仪仗,正是应天巡抚刘清渠。

    官轿没走几步,就到了御道之上。虽说距离“文官下轿,武将下马”的午门尚有一段距离,但是,不是得到皇帝圣恩特许的元老大臣,其他官员无论品秩,张伞罗盖排衙行走御道便是僭越的大罪,依律要抄家问斩,官轿只能停了下来,刘清渠也不得不钻出大轿,步行走过金水桥,进了午门。

    七月中的南京,暑热难耐,今天偏又是个大晴天,一丝风都没有,火辣辣的毒日头曝晒下来,天地间仿佛都是灼人肌肤的澳热。走在青砖铺地、无遮无拦的御道上,一身官服齐整的刘清渠很快就汗流浃背,里衣不用说如同水淋一般湿透了,外面那身绣着五彩斑斓的锦鸡的二品夏布官服,前胸后背都浸出了汗渍。偏偏行走在宫城之中,也依律是不能摇扇或举手遮阴的,短短的几步,让这个已经年过六旬的老人着实苦不堪言。幸好他此行的目的地――东阁就位于紫禁城午门内东南角的不远处,走不到多远就到了。

    与北京的宫城一样,被称为“东阁”的值房是内阁大臣们日常办公的处所,环境十分清幽肃穆。从西边的那道门进去,过了一座小牌坊,上首是一排五间朝南的宽敞平房。牌位下面,分左右排列着内阁阁员们集体议事用的座椅和几案。堂屋的东西两侧,各有两个套间,由每位阁臣各居一间,用以处理公务。这里的值房之所以比北京那边的东阁少了两间,是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当初设立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四辅官”,顾名思义,只有四人。其后废除“四辅官”,改设殿阁大学士若干人,正是内阁的前身,却没有定员。到了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正式确立内阁制度,首次便遴选了解缙、胡广、杨荣、杨士奇、胡俨、金幼孜、黄淮等七位年轻有才干的官员进入内阁,以备顾问,自此便有了数目上限,可少而房空,却不能违背祖宗成例,多到无法分配值房的地步。这是闲话,略表即止。

    由于留都不设内阁,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这里一直是“门虽设而常关”,直到前内阁首辅夏言复出,就任新设立的内阁资政一职并被派驻江南,这里才算是派上了用场。同时,正房东西两侧的诰敕房和制敕房,也因为平日里多了几位负责缮写文书或跟随夏言承差办事的内阁中书舍人在这里办公,略微有了一点生气。

    刚走过东阁的那座牌坊,就听到正房门里传来有人说话的声音,刘清渠知道夏言正在阁里,自己没有白白地在这样的毒日头低下跑一趟,心里稍微舒坦了一点。依他的品秩,以及与夏言非同一般的私交,原是不必待书办通报之后才能进入的。但是,满头大汗淋漓地去见阁臣,总是失礼的举动,他便犹豫着停住了脚步。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内阁中书舍人从西边的制敕房走了出来,见到应天巡抚大人站在门外,慌忙施了一礼,问道:“刘大人可是要见阁老?”

    “嗯。”刘清渠随口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