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历史背景:铁军(第2/11页)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队全部并从黄埔军校抽调部分人员为骨干,组成为34团,以后改称独立团。该团连以上干部大部分是共产党员,班排长也有一些是共产党员,团成立了共产党支部,支部成员又是团的主要指挥官和部队中若干军官,党的方针政策可以直接贯彻。1926年5月,独立团即作为北伐先遣队,开赴湖南前线。在从肇庆出发途经广州时,周恩来曾亲作动员,要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起先锋和模范作用。独立团在向湖南、湖北进军中,真正起了这种作用。过去有一种说法,似乎铁军就是指独立团,这是不正确的,但独立团的确是铁军的拳头。

    (二)铁军之名

    铁军,意谓有战斗力的军队,它冠之于第4军,是因为它在北伐战争中有辉煌战绩。

    北伐战争初期,以蒋介石为总司令的国民革命军分三路向两湖、江西、福建进军。第4军在两湖战场作战,这是当时北伐的主攻方向和主要战场。这里有第4、6、7、8军以及第1军一部,而以第4军打得最好。1926年5月,第4军独立团首先进入湖南。途中接唐生智告急电,叶挺未待后续部队到来,即于6月2日进到湖南安仁县城,应援在敌重兵攻击下开始溃退的第8军第29团。经两三天苦战打垮谢文炳独立旅4个团和赣军2个团,解安仁方面唐军之危,并粉碎了敌人占领湘南的企图。初战告捷,开北伐胜利的先声,使第4军主力及其它部队进入湘南后迅速展开,一举突破渌水防线,打败数倍反扑之敌,攻占醴陵,其它各部,齐头并进,敌人全线败退。北伐军攻占长沙。8月,4军又攻打平江,突破敌人汨罗江防线。在湖北境内,第4军攻破号称天险的武汉南面门户汀泗桥、贺胜桥,打败了吴佩孚亲自指挥的敌军主力,奠定了北伐战争胜利的基础。8月31日至10月10日,第4军各部队又参加围攻武昌的战斗,此役俘获守敌湖北督军陈家谟、守城总司令刘玉春以下万余人,完全打败了最大的北洋军阀吴佩孚。武昌克复,第4军又以主力进至江西,击败军阀孙传芳主力一部于赣北之马回岭,截断南昌至九江敌主要后方联络线,利于右翼军之攻下南昌。至此,第4军半年时间,奔驰数千里,转战于湘鄂赣三省,经历了7个重要战役,其战绩之辉煌,为诸军之冠。1926年11月下旬,第4军从赣北凯旋武汉,各界联电致贺。1927年1月15日,武汉粤侨联欢社把在汉阳兵工厂特制的一面铁盾赠给第4军。这面铁盾下面铸有“铁军”二字,上款写着“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全体同志伟鉴”,铁盾背面有一首四言题辞,全文是:“烈士之血,主义之花,四军伟绩,威振迩遐。能守纪律,能毋怠夸,能爱百姓,能救国家。催锋陷阵,如铁之坚,革命担负,如铁之肩。功用若铁,人民倚焉,愿寿如铁,垂亿万年。”此题辞概括了铁军之名的来历和含义。

    铁军,最先是群众叫起来的。1927年初《四军周报》第8期上有一篇题为《听副军长训话后的感想》的文章,其中有一段话说:“国民政府委员蒋作宾同志在朱师长叶副师长就职那天说:‘第四军是铁军,完全是民众说出来的,民众已十分认识第四军是他们的军队’。”至于铁军之名兴起的时间,大约在1926年9、10月间。1926年9月30日《广州民国日报》发表的《第四军前方破敌志要》中提到,第4军“自克平江之后,即兼程追敌,奋不顾身,故汀泗桥与贺胜桥,独奏奇功,将吴贼精锐,全数扫灭,铁军之号,遂洋溢于湘鄂间。”从这则报道中可以看出武昌城未攻克之前,第4军就已被湘鄂人民称为铁军了。而铁军之名见诸于报端被广为传颂,则是在9、10月间。据查,1926年9月15日、30日和10月7日、9日的《广州民国日报》,都有报道介绍铁军。看来,铁军之名是四军在湘鄂之间行动中传扬开的。

    (三)两次整编与一次高中级军官调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