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历史背景:铁军(第3/11页)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铁军自北伐以来,有过两次较大的整编和一次高、中级军官的调整。

    第一次是1927年1月。北伐军攻克武汉之后,武汉政府将原来的2个师,扩编成2个军。第4军名义保留,仍以李济深为军长,留守广州,副军长陈可钰因病离职赴上海就医,由张发奎升任副军长,廖乾五为政治部主任。指挥前方的第12、25两个师。第12师师长黄琪翔,副师长廖培南,下辖34团,团长许志锐;35团,团长马少屏;36团,团长李汉魂。第25师师长朱晖日,副师长叶挺,下辖73团(独立团改编),团长周士第;74团,团长张弛;75团,团长开始由叶挺兼,后为李江。另由第4军分出一部扩编为第11军,由陈铭枢任军长兼武汉卫戍司令,徐名鸿任政治部主任,辖第10、24师及由归顺国民革命军的黔军杨其昌部改编之第26师。第10师师长蒋光鼐,副师长范汉杰,辖28团,团长黄质胜;29团,团长张世德;30团,团长范孟声。第24师师长戴戟,副师长蔡廷锴,政治部主任陈兴霖,辖70团,团长古勋铭;71团,团长毛维寿;72团,团长许继慎。第26师师长杨其昌,副师长吴仲禧,辖76团,团长沈久成;77团;78团。

    在整编后两个多月,铁军高级军官发生分化,随即进行组织上调整,这次调整有鲜明的政治背景。北伐军攻下南昌后,曾经为北伐战争作出贡献的蒋介石开始了军事独裁,反对工农运动,并企图将由广州赴武汉的部分国民政府委员和国民党中央委员抑留南昌,以军队控制党和政府。3月底北伐军占领南京、上海,蒋介石和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和封建军阀勾结愈益紧密,变本加厉地进行反革命分裂活动。

    武汉国民政府在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员合作下发起了“党权活动”,反对蒋介石的个人独裁。武汉及两湖党政军群,纷纷卷入了这一汹涌澎湃的洪流中,铁军官兵也是如此,但其中一些偏右的高级军官却离开武汉,跑到南京蒋介石那边去了。第11军军长陈铭枢、第10师师长蒋光鼐、第24师师长戴戟,还有一些团长都离队而去。

    在这种情况下,武汉政府就对铁军的高中级军官,进行了一次调整。张发奎升任第4军军长,黄琪翔升任副军长。第11军军长由张发奎兼。第10师师长由蔡廷锴升任,下有28、29、30团;第24师师长以叶挺升任,下辖70团,以左派古勋铭为团长,71团以刘明复为团长,72团仍以许继慎为团长;第26师编制未变,新编77团以蒋先云为团长。这次高中级军官的调整,不少共产党员和左派掌握了指挥权,对促进铁军的团结统一有很大意义。由于陈、蒋、戴等政治上孤立,擅自离职,所以调整得很顺利。

    1927年4月,奉系军阀部队由张学良率领进入河南,沿京汉铁路南下,威胁武汉政府,武汉政府举行讨奉战争,以唐生智为总指挥,进军河南。第4军和第11军组成第1纵队(贺龙率领之独立第15师亦列入第一纵队序列),在张发奎指挥下,协同其它部队,北进讨奉。叶挺留武汉担任卫戍司令,所部第70、71团随军北伐。在河南战场上,除第4军、第11军外,还有唐生智的第8军、第35军、第36军等,打得最好的还是第4军和第11军。当时,这两个军都叫铁军。5月中旬,在上蔡之东、西洪桥与奉军前锋赵恩臻之第11军大战,以3天苦战将其全部击溃。追至逍遥镇,前锋独立第15师又击败奉军为掩护上蔡败退而进行局部反击的部队。张学良率主力增援,进到临颖,构筑工事并收容溃兵再战。第1纵队乘胜于28日攻打临颖,从东、南两面进攻,前赴后继,奋勇冲杀,不一日,将奉军全部击败,克复临颖,但铁军伤亡很大,特别是新编的第26师76团损失一半,团长沈久成负伤。77团损失五分之四,团长蒋先云牺牲。此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