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历史背景:铁军(第5/11页)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党员掌握和影响的部队,主要有第4军25师2个团(73、75团)和第11军24师3个团以及贺龙部的第20军6个团。南昌起义后,这支部队南下广东,在坚持孙中山三大政策及土地革命旗帜下,于赣南击溃蒋介石北路军钱大钧部及广西前来堵截起义军的黄绍部,顺利地到达东江之潮州汕头一带。但主力部队第24师于汤坑战斗失利,损失很大,仅剩千余人枪,由董朗、颜昌颐率领,进入海陆丰与农民运动结合,继续战斗。第25师由朱德指挥留守三河坝,10月3日也遭强敌攻击,血战两昼夜,伤亡过半,余部由朱率领,转战粤赣湘边。20军溃散。

    另一支是蔡廷锴指挥的第10师3个团。本来这支部队中,我党的力量也不小,其中第30团团长以下军官很多是共产党员,也参加了南昌起义,但起义军离开南昌向广东进军时,该师行至进贤李家渡,师长蔡廷锴解除了部队中共产党员的职务,率队转向赣东入闽,倒向南京政府,参加新军阀混战。说到蔡廷锴的行为,不能不联系到陈铭枢和蒋光鼐,陈铭枢是北伐出征时第10师师长,蒋光鼐为副师长,蔡廷锴为28团团长。以后,第10师扩编为第11军,陈为军长,蒋、蔡分任下辖之第10、24师之师长和副师长,他们之间是上下级和袍泽关系。“党权运动”中,陈铭枢、蒋光鼐离开铁军,到南京去了。蔡廷锴虽未出走,但于陈、蒋在思想感情上是一脉相承的。陈、蒋、蔡的社会基础和意识形态,属于民族资产阶级范畴,在革命中显示出了两面性。他们在广东战争和北伐第一期是积极的,当北伐军打到武汉,革命运动进入高潮时,他们害怕群众,害怕革命发展,先是陈铭枢、蒋光鼐、戴戟倒向蒋介石,后是蔡廷锴在南昌起义后脱离革命。这支部队在以后国内、国际极为复杂的政治角逐中,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第三支是张发奎的部队,当时还保持第4军的番号。自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在南京另立国民党中央,组织政府后,宁汉分裂,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政府同蒋介石的南京政府为争夺正统而展开了激烈斗争。“七一五”以后,汪精卫尽管撕下革命的伪装,但没有停止反蒋。当时革命阵营分裂为三大势力:以共产党员为代表的真正革命势力;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代表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右翼);以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所谓左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中右翼)。此时,张发奎尚在这三者之间犹豫观望,他倾向于汪精卫方面,但也表示反对压迫工农革命的唐生唐生智。南昌起义前,张发奎借东征讨蒋之机,移兵九江、南昌,窥测政治军事气候,似有南下广东,割据一隅之意。南昌起义后,张发奎召集第2方面军的高级军官开会研究对策,有人主张要追赶叶贺军。叶剑英向张发奎建议:放叶贺到东江,我们则以“援师”为名,趁机返粤。此话正中张发奎下怀,他采纳了叶剑英的意见,放弃追赶叶贺军,率部南下广州。张发奎到广州后,还派人去潮汕同南昌起义军联系,走到惠州,得悉起义军已失败便作罢了。如果我们打胜了。他还有可能与我们联合打李济深,至少分化要迟一点。南昌起义时,我党还想争取张发奎,继续承认他为第2方面军总指挥,他是7个主席团成员之一,还任命黄琪翔为前敌总指挥,他们未到职前,分别由贺龙和叶挺代理。暴动第二天,贺龙、叶挺曾分别电告张发奎。当时我们的政策,是争取更多的同盟者留在革命阵营里,也可以避免这支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铁军分裂。但张发奎不是真正的革命派,他等待观望,不过是为拥兵自重寻找机会。因此,当政治形势明朗化后,他即反共,并在汪精卫“护党救国”的旗帜下作新的军事投机。

    (五)铁军的结局

    铁军三分后,各走各的路,最后的结局也迥然不同。

    先说张发奎的部队。张部回粤,是要把广东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