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光复冷口(一)(第1/7页)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单车欲问边,山河空念远。

    从喇嘛洞前线撤下来后,叶挺随东北军53军退到界岭口,这日停车关隘,极目长城内外壮丽山河。

    数十年未遇的寒潮仍在肆虐,雪越下越大。天上乌云滚滚。不久,整个长城南北完全变成了一片白茫茫的银色世界。只有那不肯稍歇的鸽子,仍然响着嘹亮的鸽哨,在风雪中飞翔。

    叶挺望着漫天飞雪,不禁想起唐开元御史李华的《吊古战场文》中那句“积雪没胫,坚冰在须”的话来。

    界岭口长城上,53军的官兵在冰天雪地里,挥动十字,在坚硬的石头上开凿工事,一个个双手都被震破了口子,还在不停地挖着,他的心里感到无比沉重。但是他更知道,此时多流汗,甚至流点血,正是为了将来战时不流血,少流血。站在凛冽的寒风中,他的薄薄的呢子军大衣,完全抵不住这严寒。但是他没有退缩。他仍然坚持着一处处的去看,去指点那些修得不对的地方。这银光素裹,苍茫蜿蜒的长城,那绵绵不绝的气势,令他终身难忘。在中华民族此刻所面临的危急关头,眼看关外日军兵临城下,这里必有一场血战展开。在别人眼里,这被冰雪覆盖下的燕山山脉,是难得一见的雪中美景,而在叶挺眼里,却是一条趴冰卧雪的生死战线啊!战士们要在这种冰天雪地里与敌交战,困难是不言而喻的。能否坚持得住,真是极大的考验!他联想到即将来临的冰雪与鲜血飞溅的场面,心情就象这乌云密布的天空一样,沉甸甸的。作为一名中国军人,在国家面临危急关头的时候,守土卫国,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好男儿当马革裹尸还”,不正是他们的写照吗?想到这里,叶挺的眼睛湿润了,不禁吟起卢纶的那句著名唐诗:“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长城――当“阿波罗”号宇宙飞船上的宇航员在外太空那无边无尽的黑暗中凝眸回望这颗蔚蓝色的星球,借助望远镜他们发现了地球上一条蜿蜒的线――那是所能看到的人类唯一的活动痕迹――长城!中国人的长城!

    有位有心人把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长城身躯画出来,在东端再把山海关的地理区划标上,他惊奇的发现:这真是一条蜿蜒蛰伏的巨龙的形象。婉蜒于中国北部崇山峻岭之上的长城,群山在淡淡的晨雾中肃立着,太阳如一个赤红的琉璃花球,射出斑斓的光。黑山静静地卧着它巨兽般的身躯,是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象征!

    古长城是中国古代最宏大的国防工程,初建于2000多年前的秦始皇时代,目前的长城是明代在原来基础上修复的。中国人喜欢建墙。一个家庭,修墙围起来,这叫庭院。一个家族用围墙围起来,这叫寨子。一个城市用墙围起来,这叫城池。皇上住的地方用墙围起来,这叫皇宫,整个国家的叫长城。在人的潜意识中存在着防的意识,常言道,防人之心不可无。

    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绵延万余里。长城西半部是土结构,东段都是砖石结构,以巨大石条为地基,上面用城砖砌成。城墙建筑在高山峻岭最险要之处,宽处有10余米,高有7-8米,要紧之处有箭楼、烽火台等。就是在现代战争中也不愧为良好的防御阵地。

    长城东段的关口,从东面算起,有山海关、义院口、界岭口、冷口、喜峰口、罗文峪、古北口、独石口等。每个关口都是要塞,在长城抗战中,都将经历残酷的血肉厮杀,每个关口的死伤壮士都将数以千计!

    从秦始皇到明英宗修长城的目的,是为了防御北方落后的游牧民族。齐国修长城最初是为了和鲁国明确分野。后来鲁为楚灭,齐更是大修其城,绵延千里。以后齐、楚,包括那尽出慷慨悲歌之士的燕赵,都被秦国铁骑冲走了,长城静静地留在了那里,像一道永不弥合的伤口。

    再以后,那位统寰宇,扫六合,书写了中华民族新的历史的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