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光复冷口(二)(第1/6页)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攻占冷口后,139师乘胜追击,追出冷口5公里,又占领了肖家营子以及马道沟两处阵地。

    叶挺、邓文仪和商震等人登上冷口的制高点、山势险峻的凤凰山,部署防御工作。

    32军参谋长吕济介绍说:“北平军分会给予32军的任务是左翼接29军,由董家口(不含)经冷口到刘家口与义院口之间,右翼接东北军116师,正面约百余里。我们的计划是以139师为主,717团守冷口本阵地,715团守冷口以北5公里的肖家营子、马道沟前沿阵地,补充团大部守刘家口,补充团的1个营和师直属迫击炮营作总预备队。”

    邓文仪是黄埔一期生,精通军事,听了32军的部署后脸色阴沉,对商震说:“商军长,我有些看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商震看了他一下,说:“既然邓秘书是奉委员长命令视察前线,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讲的!请不要客气,我恭聆训示!”

    “32军有5个师,却只把一个139师放在冷口,其余4个师和军部直属部队都控置在远远的后方开平。商军长的这个部署,就是把北平军分会给予32军的全部任务,只由139师一个师来承担,这样合适吗?139师兵力分散,处处设防,处处薄弱,典型的一线式配置,敌人一撞就破;必须进行增补,作纵深式配置。同时要加强各据点火力!”

    “前线将领这样也是不得已,兵力不够呀!”

    邓文仪嘴角上裂出了一缕冷笑,说:“商军长所言极是!就像是一团棉花,要叫人纺成线织成一定幅度的布。商军长给的棉花只能织成一尺长的布,现在却要叫人织成一丈长,当然只能织成一条窄窄的布条来搪塞!”

    商震有点尴尬。为了掩饰,把两手一摊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邓文仪严肃地问道:“商军长是准备真打还是虚晃一枪?”

    商震一听,面有愠色,肃然说:“什么话!为什么不是真打?”

    “真打为什么把4个师放在远远的后方,不拿出来使用呢?”

    商震瞠目以对。过了好一会儿,才支吾其辞地说了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邓文仪喟然长叹,说:“我知道,商军长是怕实力消耗过多,以后对自己的地位不利!可是既然我们要打这个民族保卫战,就不应该顾惜一己的私利。我虽官卑职小,也敢斗胆代中央担保,回去也可以向委员长说明情况。希望商军长以战局为重,尽可能充实前沿的兵力配置!”

    商震唯唯诺诺,虚与应付,随即借口到前面看看,与军部的人溜号了。

    只有叶挺知道,邓文仪的话,正捅在了商震的心病上。

    商震对抗击日寇的侵略本来是很积极、很坚决的,他千方百计摆脱阎锡山的羁绊,带领部队从山西北上,就是为了能在抗倭卫国中为中华祖国做点好事。

    但自从他参加了北平军分会的几次会议,看到一些军政要员并不十分热心抗日的工作,思想产生了动荡。尤其2月下旬他去北平居仁堂参加了何应钦召集的秘密军事会议(这个会邓演达和叶挺没去参加),聆听了他的讲话后,思想受到很大冲击。他从何应钦一再强调的“不要希望再增加兵力,要以现有的兵力对付日军,要一面抵抗,一面交涉,争取外交解决”等谈话中,得出了一个结论:南京政府对日本不是真打,不是全力打,不是坚决打。因此将来的胜负可想而知。后来虽然何应钦跑回南京,冯玉祥也接替了张学良,但商震仍有顾虑,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使他感到,没有实力的将军是没有地位的。手中没兵权在军界也是难以站得住脚的。既然如此,自己何必去作无谓的牺牲,把手中的兵力拼光拼完呢!这样想过之后,商震便作出了既要抵抗日军的入侵,尽一个军人的职责,又要尽量保存实力的决策,不肯把全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