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章:国共合作(一)(第2/7页)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叶挺,叶挺转卖给瑞典的博福斯公司,不到半年就试制出样品(参见本文第24章:军事工业)。

    火箭筒在战场上的出现,曾经引起了一场革命,使得位于狭长堑壕内的单个步兵一下子达到了近乎与庞大的坦克势均力敌的地位。不仅如此,它也是当代抛射武器的先躯,就其简单性、有效性和低成本这几方面来说,它和现在正在服役的很多武器相比仍然毫不逊色,唯一的缺点是射程太近。

    火箭筒的原理是空心装药技术。空心装药技术源于1888年美国人门罗在炸药试验中发现的聚能效应(通常称为“门罗效应”)。门罗发现:有锥形空心药柱的炸坑要比同样外形的实心药柱的炸坑深得多,这就是聚能效应,就是破甲最基本的原理。实验时,将一锥形桶内表面粘上炸药,然后大头朝下放到一块约10厘米厚的钢板上面,用电*引爆,跑过去一看钢板被击穿,拿开钢板地上还有个洞,拿个棍子去探探约有1米深。这是因为:平常炸药爆炸,能量是向四面八方释放的;而这种锥形装药方法使爆炸的能量向一个方向集中,整个实验过程并没有使用到弹头,击穿钢板完全是靠爆炸时产生的高温、高压的聚能流。

    这就是“门罗效应”的最基本的原理,但是人们对这样的效果是不满意的,1930年,瑞士人伍德进一步改进了门罗的实验,把金属做的漏斗形药型罩加在炸药的圆锥上,这样,爆炸后,炸药的能量就作用在这个空心漏斗药罩上了,制作药罩的金属迅速被使熔化合拢,被炸药的能量‘压’成了“三高”金属喷流。这“三高”是高速、高温、高压。这股射流的头部(最快)速度可达7000-10000米每秒,温度可达1100度,高压就更不用说了,再加上金属本身,普通的装甲遇到这“三高”的冲击,顿时就象高压水枪下的稀泥,什么势如破竹、飞流直下、门户洞开等等形容词简直就是为它们准备的。更可怕的是,破甲后,金属射流并不会就地“休息”,它继续高速前进,再加上破甲后的喷溅作用,接下来就是破坏装甲目标内的设备,杀伤乘员。要是碰上炮弹或油箱,就是油箱起火,弹药诱爆,产生“二次杀伤效应。”(所以景洋向日本旗舰“平户”号的主炮塔发射了2枚火箭弹,炮塔外表只是两个洞,却连炮塔都炸飞了,就是这二次殉爆效应的杰作了)。

    金属射流的破甲性能可以从改变药型罩材料、锥角和直径而改变,实践表明,药形罩锥角35-60度之间比较合适。根据研究,密度越大,延展性越好的金属越适合来作药型罩,密度大好穿透,延展性好就更容易成型(做药型罩的金属一般用紫铜,还有用钼、钨、钽等金属的)。

    门罗是美国人,但不知为什么,瑞士人掌握了这一技术,而美国人却对祖先的这一发明一无所知。瑞典博福斯公司的首席专家林德伯格在叶挺指点下,迅速向瑞士人伍德购买了这项专利(仅5000美元!),立即进行研制,很快制成了m10式火箭筒,安装了肩托、手柄和一个采用手电筒电池的电击发机构,又安装了机械瞄准具,口径75毫米,射程为150米,能穿透80毫米的装甲,对付日本的“小乌龟”战车和一般的工事那是绰绰有余。当然,要打穿军舰的装甲,就需要特殊的型号。叶挺花了重金,使瑞典方面研制出了口径达88毫米、破甲厚度达110毫米且可以分解空投的m9式火箭筒(这样就能打穿苏联或日本两国海军炮舰主炮塔的100毫米装甲),而且为了隐匿踪迹,专门特制了无烟火药。当然这种m9并非量产型,而是供十九路军伞兵连的特种部队使用。

    第三个条件就是保密。如果从陆地向中苏朝边境渗透,风险太大,因为日军严密封锁了连接东北的通道,一旦被发现不堪设想。所以需要飞机空投,而飞机飞行时需要地面的电台不断校正航向。这一点王德林部正好具备,这架飞机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